【甘肃生态环保行】从荒山到青山再到彩山 兰州南北两山书写绿化奇迹
登上九州台,俯瞰黄河两岸的南北两山满目花红树绿。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韦德占/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6月18日上午,“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2019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一行登上九州台,俯瞰黄河两岸的南北两山,入眼一片花红树绿。在兰州九州台下的罗九公路上,由绿柳、金叶榆、红叶李和许多叫出不出名的花草绽放正盛,来来往往的游客欣赏着北山斑斓如画的风景。
远远望去,色彩葱茏的道路仿佛一条蜿蜒飞舞的彩带,襟起群峰绿色,起伏山野之间,消失在白云深处。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任智斌说:“十几年前栽种的山杏、山桃,现下已成成片的桃树林、山杏林了。”
站在九州台向西南眺望,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以西的城区尽收眼底——湛蓝的天空下,黄河奔流,林水相依,长桥卧波,车流穿行,华栋栉比,山水峥嵘,兼具秀美与雄阔的山河形胜让许多人有一种观河临风其喜洋洋的兴奋。
站在九州台向西南眺望,兰州七里河黄河大桥以西的城区尽收眼底。
采访团一行走在九州台下的罗九公路上,欣赏着路边斑斓如画的风景。
在海拔1546米的白土梁子上,任智斌指着对面起伏向上的山梁说:“那上面的侧柏,是2000年时人们吊着绳子爬到山上种植的。18年过去了,现在已经绿树成荫。”
记者沿着任智斌手指的方向继续向北向上仰望,直至兰州北山最高峰九州台,已是一番绿色起伏、层峦叠翠的景象。
在这里值守20多年的护林员的记忆里,自白土梁子以上的北山大部区域,在2000年以前,许多地方还没有栽植树木。
当我们将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放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去考察,兰州南北两山在20世纪50年代几乎全是荒山;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是黄水照荒山,生态环境十分恶劣,一直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人们形象地形容“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娃娃还难”。
从兰州北山最高峰九州台一直往下,均是绿色起伏、群峰竞秀、层峦叠翠的景象。
绿色掩映下的金城。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兰州南北两山一步步蜕变实现了让荒山变绿山,让绿山变彩山,让游人带笑颜的巨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提出:“南北两山就是兰州城市的金山银山”的口号。如今,通过景观提升,南北两山四季常绿,仅花卉就达几十种,绿山变成彩山,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背后,有兰州人背冰上山、挑水上山绿化家园的艰难历程,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探索提灌、攻关创新的生态壮举,有不懈奋斗、与时俱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的生态文明。
从“人道树一棵”到绿韵舞婆娑
在绿树成荫、层峦叠翠的山野间,回想起1991年时的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情况,任智斌说:“那时的九州台连完整的道路都没有,越野车、农用车上下,尘土飞扬,树木更是稀少得可怜。哪像今天,不仅有了把城区与九州台连在一起的宽敞公路,还使得九州台及整个北山成为绿树成荫的旅游景点。放眼整个北山,徐家山、五一山、白塔山、九州台、仁寿山都成了生态旅游景区。”
说起历史深处的兰州两山植被,任智斌介绍,据他见到听到的相关历史是,在20世纪40年代,兰州南山的皋兰山、北山的白塔山、九州台等地几乎没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