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18 12:25 的文章

安全保障飛行54年西藏民航創世界航空奇跡

原標題:安全保障飛行54年 西藏民航創世界航空奇跡

  一首“向往神鷹”唱出了生活在世界最高處藏族人民渴望走出大山、溝通世界的夢想。1965年3月,民航北京管理局一架伊爾—18型204號機,從北京起飛首次飛越世界屋脊的雪山牧場抵達當雄機場,宣告北京—成都—拉薩航線正式通航,終於圓了藏族人民千百年來的夢想。從此,世界屋脊不再遙遠。

  從突破“空中禁區”,到堅持不懈開拓前進,西藏民航實現安全運行54周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萬人次,航線96條,通航城市48個,民航累計保障航班安全起降37.3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4223多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5.84萬噸等一個個不平凡的數字,西藏民航事業逐漸成為助力西藏發展“空中引擎”的同時,創造了世界民航史的奇跡。

  突破世界屋脊“飛行禁區”

  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空氣稀薄,氣候復雜,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國際航空界視為“飛行禁區”。

  1955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開辟北京至拉薩的民用航線。經過10年反復試驗,1965年3月1日,一架伊爾-18型飛機從北京起飛,於次日飛抵西藏當雄機場。同年,空軍工程部隊及駐藏人民解放軍,在距離拉薩85公裡的貢嘎縣境內建成貢嘎機場。

  在拉薩貢嘎機場做場務工作多年的伍金,如今退休在家。過去的許多歷史細節他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但他至今清楚地記得,20世紀80年代,他因公務第一次坐飛機到成都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而回程坐車卻用了15天。“坐飛機原來可以這麼快!徹底改變了我過去的時間和距離概念。”

  1995年,西藏的第二座機場昌都邦達機場通航。建成時,昌都機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機場,海拔4334米,這一高度比當時美國波音飛機設計的降落高度極限還高出了近60米,創造了人類民用航空飛行史上的一個奇跡。按照國際民航通用標准,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機場稱為高高原機場,西藏目前通航的5個機場都屬於高高原機場。民航西藏區局安全運行監督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紹偉介紹,通航以來,西藏民航克服高寒缺氧、飛行條件復雜等困難,堅持“雙機長”執飛制度,推進新技術研發應用,嚴格執行高原運行標准,確保了飛行安全。

  1985年,民航西藏區局成立,為西藏民航事業發展開拓了廣闊空間。民航西藏區局局長白珍說:“在國家的大力投入下,機場開始搞大規模擴建,陸續建起了1萬平方米的候機樓,跑道和停機坪也煥然一新。”2001年起,西藏民航基礎建設步伐快速推進。目前西藏共有拉薩貢嘎、昌都邦達、林芝米林、阿裡昆莎、日喀則和平5個運輸機場運營。2011年,西藏成立了世界上首家以高原為基地運行的航空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結束了西藏沒有本土航空公司的歷史。2012年,中國民航局與西藏簽署了《關於促進西藏民航跨越式發展的會談紀要》,成為西藏民航發展的又一裡程碑。

  白珍表示,西藏的5座機場全部為高高原機場,面對氣象狀況復雜、淨空條件差的不利條件,西藏民航實現安全保障飛行54年,創造了“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面積最大和最難飛行的地區安全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

  傳承“老西藏精神” 確保“空中走廊”安全

  當雄機場是西藏首個機場,建設初期由於西藏物資匱乏,條件受限,機場建設者肩挑背扛,僅用半年時間便在海拔4230米的草原上“推”出第一條簡易跑道。伍金在談到當年參與當雄機場建設時充滿了自豪,“當雄氣候惡劣、海拔高,我們硬是一鋤一鍬地建成了機場跑道!”

  在《民航志》中記載著原民航西藏拉薩站站長張培的回憶:“當年航站二三十人,一年到頭洗不了澡,吃不上新鮮蔬菜。”在這樣的條件下,老一輩的西藏民航人想方設法解決吃住行問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奉獻中,“老西藏精神”得到傳承和升華。直到今天“老西藏精神”仍是西藏民航人的寶貴財富。

  上個世紀,每至午后,拉薩貢嘎機場附近便風沙漫天。為確保飛機安全起降,機場員工義務植樹到深夜,期間每人隻領一碗面條充飢。經過民航人的艱苦努力,硬是在機場周圍建起三排防護林帶,改善了局地氣候。

  陳清志是全國唯一一名在兩個海拔4000米以上的機場當過站長的人,先后在民航昌都和阿裡站工作。“當時機場基礎設施差,員工全部露天工作,在停機坪站了很久,回到房間要半小時才能暖和過來。”陳清志說,由於高寒缺氧,員工休息不好,有些人每天隻睡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