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20-06-16 18:09 的文章

创造断肢再植奇迹的“手艺”为何正在失传?(2)

  手外伤多为急诊,缝合一根食指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像李芸这样三根手指完全离断的再植算得上高强度工作,遇此一役,医生只能自己坚持下来,“没人替你”。见到钱俊当天,是晚上7点多,正逢他值夜班,一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前的手外伤病人都归他所在的组负责。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李芸为化名)

  无锡九院的前身是无锡市手外科医院,这是中国第一家手外科专科医院。隔着几条街,就能远远望见医院高耸的20层住院部大楼。如今,这里每天要接诊上百位手外科的急诊患者,完成二三十台手外科手术。比起十年前,虽然接收的手外伤患者还在增加,但增长幅度、受创伤程度都开始降低。

  在骨骼固定后,他将李芸被利器斩断缩回手掌的肌腱找出,再需缝合每根断指承担手指伸屈功能的两根肌腱、两根动脉、两根静脉及两根神经。血管吻合是关键。手指血管形态宛如树木伸出枝桠,指根部血管较粗,直径为1毫米,指尖部位只有0.3毫米左右。缝血管的线至少在微米级别,比头发丝还细,放在桌上根本难以看出。缝合好后,一般要观察7-10天,保证血运通畅,避免血管痉挛或者血管里形成血栓。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杜玮

  程国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手外科的黄金期从1985年前后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年后。在这黄金15年中,无论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还是大城市医院、县城乃至乡级卫生院,都先后开设手外科。他做过不完全统计,1994年全国有180余家公立医院设立手外科,设立专科床位7040张,有780余名专业医师,1120余名兼职医师。2000年前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断指再植病例已超过4万余例,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

  在给李芸做的手术中,钱俊先要给其清创,将铁屑等创面上的异物去除,避免造成感染,然后用克氏针(一种钢针)将李芸截断的骨骼和断指处还保有的骨骼串起来,固定回原位,这好比房子重建时要用钢筋先搭起框架。

  1986年,治疗中心一个病区的50张床位不够用,需要在走廊里加床。1988年,扩充后相当于两个病区的七八十张床位也变得人满为患。1989年9月,为了满足就医需求,在治疗中心基础上,寿奎水等成立了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属集体所有制。1980年代末,医院每年手术例数达1000例左右。

  事实上,中国手外科的发展起源于更早的1950年代末,与手外科发端于二战期间的欧美国家相比,晚了20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是中国手外科的发源地之一。该医院手外科主任、如今已83岁的中国手外科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作为工业发达地的北京、天津、上海率先有医院成立了手外科。1958年,王澍寰率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建立了手外科专业。1963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完成世界首例断手再植,被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华山医院在骨科下成立手外科组是在1960年。1966年,顾玉东和华山医院手外科的筹建人杨东岳首创了历时22小时用第二足趾“拆东墙补西墙”移植再造拇指的手术,而这一技术在美国,直到尼克松访华的1972年才刚获成功。

  重点聚焦机械、电子等产业,以及以物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一些重工业迁往盐城等苏北城市。钱俊说,在此情形下,无锡本地病人减少,且受伤程度减轻,但同时医院接诊范围在扩大,现在经常能接收到来自淮阴、宿迁等苏北地区的病人。糜菁熠称,近几年医院每年接诊的手外伤病人数量还在增加,原因是病人来源更广,但增速已放缓。一些民营手外科医院由于病人减少,选择关闭。

  1995年前后,中国第一家民营手外科医院诞生于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珠三角地区。现任广州弘康医疗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詹智勇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1992年,在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担任骨科医生的他和另两名医生一起到青岛原401医院学习后,于1993年成立了广州恒生手外科医院。在同时期,和恒生手外科医院几乎保持同等规模、声名显赫一时的民营医院还有广东顺德和平手外科医院、广州新江南手外科医院。

 

  珠三角地区手外科的“繁荣”也离不开粗犷的工业发展模式。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动辄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岗前培训和劳动保护不到位使得大量断指、断掌事故发生。詹智勇曾和同事从当天下午3点到第二天凌晨,花15个小时给一名九指断离的工伤患者做了断指再植术。

  手外科兴衰背后的“工业简史”

  发于2020.6.15总第951期《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