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10 07:55 的文章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新华网重庆健康频道6月4日电 6月3日8点26分,正躺在椅子上休息的何文全听到有人在叫“爸爸”。一睁眼,儿子何科蕾正直愣愣地看着他。

    “是不是想上厕所了?”何文全问道。

    看着儿子有些迟疑地点了下头,何文全马上从椅子上起来,帮儿子把鞋穿好,紧紧将他的手握住,牵着他下床。

    那一刻,何文全恍惚有种错觉,儿子的手握起来好像变小了,就像16年前牵着他去赶场时的那只手一样,柔软而细弱。

    这一天,何文全49岁,何科蕾25岁。

    “他本来应该是一个医生的,专门医娃儿的医生。”抚摸着儿子的学位证书,何文全说道。

    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事情的起点:2018年11月24日晚,当时正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读研二的何科蕾在宿舍里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经老师同学2个小时的心肺复苏后才恢复了呼吸心跳,随即被送入重医附二院进行复苏治疗,随后的三个多月,何科蕾的命虽然保住了,但却陷入了持续的昏迷。

    因为儿子病情,何文全和妻子辞掉了工地的工作,在枇杷山正街租了套房子,专心陪着儿子治病。

    “当时很多人都劝我做好准备,说儿子的情况不乐观。但我就是不能放弃,他是我儿子,我看着他一点点长大,我没有任何理由放弃。”作为父亲的何文全在面对重压时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坚持与乐观,“当时我就在想,哪里能救他我就带他去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我也会把它给抓住。”

    “今年1月24日,他送来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厉害的癫痫症状,好几个护工一起都按不住他。”回忆起何科蕾转入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三院院区神经科时的情况,三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谢代鑫仍觉心有余悸。“尤其是经过搬动之后,癫痫、抽搐非常频繁,昏迷、持续高热伴随多脏器功能衰竭,随时可能死亡。”

    据谢代鑫介绍,当时对于何科蕾主要采取的是几个方面的治疗:抗感染、控制癫痫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做高压氧、维持水电平衡、保持心肺功能、进行脑保护。

    在亲人的陪伴与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奇迹发生了:2019年3月2日晚上8点,昏迷了3个多月的何科蕾有了恢复意识迹象。那一刻,他那一直硬撑的父亲终于流下了眼泪。所有医护人员也激动不已。

    “当时我正一边给他刮胡子一边和他说话,然后我发现似乎他对我说的话有一些反应。”牢记医嘱的何文全在陪伴儿子时一直都在尝试用各种方法与何科蕾交流,刺激他的大脑恢复。“我当时和他说,幺儿你听得到你就眨一下眼睛。他听到后照做了,我就知道我儿子真的回来了。”

    何科蕾醒了,但因大脑长时间缺氧,他的记忆与认知如同被打翻了的拼图——只有片段且残碎的记忆,认知也如同回到了婴孩一般。

    “何科蕾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大脑长时间缺氧造成的脑损伤。” 谢代鑫说道,“恢复认知对于他来说是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但他的恢复情况还算乐观,现在慢慢记得一些童年的事,在医护人员和他打招呼时,他也能慢慢记住对方的名字了。”

    而对于何文全来说,儿子虽然再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医生了,但他却依然乐观:“毕竟儿子回来了。无论需要多久也好,我只希望能够陪着他继续 ‘长大’,成长到他能够自食其力的那一天。”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躺在床上出神。这场疾病夺去了本属于他的未来与记忆,但他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一步步重拾着自己。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在打篮球进行复健。在缺氧造成的脑损伤之后,何柯蕾以往的记忆就如同被打碎的拼图一般:他仍然记得怎么运球与带球,但却分不清什么是苹果什么是桃子。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在高压氧舱进行后续治疗。据高压氧舱的主治医师陈本刚介绍,何柯蕾在刚送来的时候情况十分严重,痰液甚至从切开的气管处直喷到了近3米高的高压氧舱顶上。但在持续治疗后,情况慢慢得到了好转。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在进行认知恢复训练。“这个叫什么?”康复科医师杨斌问道。“猫.....猫......”何柯蕾指着老虎说道。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在进行认知恢复训练。虽然妈妈天天都削苹果给他吃,但何柯蕾仍然常常把苹果与桃子搞混。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

何柯蕾正在进行认知恢复训练。这些简单的认知训练能够促使他更好地恢复如同拼图般混乱的记忆。彭博 摄

徘徊生死线100余天的“奇迹”何科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