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奇迹 2019-06-10 03:48 的文章

23岁留学生染上重症结核 这个团队创造医学奇迹

  市红会医院结核病重症团队在救治患者。医院供图

  整整两个月,市红会医院结核科的医护人员守护着来自非洲的23岁留学生小布(化名)。从4月2日入院即告重症结核病病危,到紧急联系浙大一院ECMO团队支援,再到五十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小布千疮百孔的肺部开始慢慢康复。

  “是你们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要感谢你们。”拔掉插管后,这个身高180厘米、体重只有45公斤的非洲大男孩,用不太标准的英语道出感谢,他的眼眶也湿润了。这个帮他创造奇迹的市红会医院结核病重症团队,获得过“杭州市青年文明号”“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最近,他们还被授予“杭州市模范集体”称号。

  挑战

  双肺感染结核菌病情危重

  小布来杭留学四年,今年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4月2日这一天,小布被同学搀扶进了杭州市红会医院结核门诊。几天前,他因为胸闷气短、浑身无力在外院拍了片子,医生怀疑是肺结核气胸,为他做了胸腔引流后,建议他到定点专科医院就诊。

  早在三个月前,小布就出现了症状,他持续38摄氏度低热,反复咳嗽、气急,但一直没当回事。来到市红会医院后,医生马上为他进行了抗感染、加强引流气体等措施,但小布的情况却在迅速恶化,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双肺都感染了结核菌。

  “第二天,他就转入了结核重症监护室,我看了CT片,情况极其糟糕。”省结核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兼结核ICU主任毛敏杰说,病危通知书下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气胸引流,情况还是没有好转。

  入院第三天,毛敏杰联系了浙大一院ECMO团队紧急支援,通过体外膜肺氧合,帮助小伙子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氧气供给,给他争取最后的机会。

  竭力

  全院同心创造生命奇迹

  这么年轻的重症外籍患者,在毛敏杰的从医生涯中也很少见。医院迅速成立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抢救治疗小组,紧急讨论并制定抢救方案。

  “白天4位医生,晚上2位医生,还有3个护士,小布24小时在我们的监护下。”毛敏杰说,救治结核患者本身就有感染风险,同事们戴着不怎么透气的N95口罩,在结核病重症监护室一待就是8个小时。

  病情实在太重,病床上插满管子的小布出现了胃肠道衰竭,每天只能靠鼻饲喂少许流质,排便极其困难。医护人员们用上了中医中药,轮流为小布进行腹部和穴位按摩,甚至用手一点点帮他抠出大便。

  全院同心创造奇迹,十二天后,小布顺利撤下ECMO,5月27日转入了普通病房。现在,他的右侧肺部已慢慢张开,左下肺功能部分恢复,病情慢慢稳定,大家都期待着小布康复出院的那一刻。

  警示

  熬夜、泡网吧的年轻人要当心

  “全身上下,除了指甲和头发,都有可能得结核病。”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负责人蔡青山主任医师说,每年,市红会医院结核病科的门诊量约为七八万人次,收治入院四万人次,其中40%的结核患者没有任何症状。

  “经常熬夜、泡网吧的年轻人要特别注意,吃饭不规律,加上长时间待在密闭空间内,最容易感染结核菌。”毛敏杰建议,平时房间最好多通风,多晒太阳,适当运动加强锻炼身体,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D。

  结核病比较隐蔽,毛敏杰提醒,日常如果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出现慢性低热、乏力等情况,最好做一个肺部CT及痰液检查。

  记者手记

  以德为本,以仁为术

  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团队,一共45人,工作时间最久的一位,已经在结核ICU干了13年。

  每次看着身边的同事们忙忙碌碌,毛敏杰总是很感慨,在这样一个充满未知风险、人人避之不及的科室,坚持留下来的人,都抱着一颗悬壶济世的初心。

  从来没有岁月静好,只不过在疾病面前,有白衣天使替你负重前行。在市红会医院结核病重症监护室救治的患者,需要做好隔离措施,戴上N95口罩蒙住大半张脸。普通人戴上半小时就会觉得憋闷,更何况这些一戴就是八小时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