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子心跳骤停3个半小时被成功救活(图)
胶东在线6月30日讯(记者 张倩 通讯员 叶杏 守林 林丽 于杰)6月30日,在烟台山医院ICU病房,劫后余生的王先生激动地握着黄伶主任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谢烟台山医院让他重获新生。成功抢救3个半小时的心跳骤停病例这在国内实属罕见。原来,6月22日,王先生突发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并突发心室颤动,心跳骤停3个半小时,面对这一生还渺茫的生命,烟台山医院心血管内科、ICU、急诊科不放弃,创新采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术、历经13个小时、10余次电击除颤、数轮次反复胸外心脏按压、争分夺秒的心脏支架手术,终于将王先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奇迹!心跳骤停210分钟被成功救活
一切都来得那么突然,而重症医学科每天面对的就是突发危重病情。6月22日早,年仅46岁的王先生,因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心跳骤停,持续心脏按压着推进了烟台山医院ICU病房。
ICU医师护士们立刻投入抢救,此刻患者昏迷状态,已没有了心跳,双侧瞳孔已散大,周身紫绀湿冷。黄伶主任和王旭光护士长立即指挥组织心肺脑复苏抢救。面对着持续心脏按压已超过30分钟心跳仍未恢复的患者,面对年仅46岁的生命,没有选择!全力以赴!黄伶主任一声令下,全面启动ECPR:即为运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心肺复苏术——ECPR,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血管外科团队立即行ECOM置管术。 ICU吴国杰和林生副主任医师迅速建立主动脉球囊反搏置管术。
与此同时,张蔚主任医师指挥的持续不断的心脏按压。按压,持续心脏按压1小时,患者心跳仍未恢复!医护人员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万一不能恢复正常节律,也就预示着患者的死亡。虽然每个人都忙碌的汗流浃背,但他们没有放弃,终于在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暗红温热的血液从股静脉被引流出来,流进了体外膜肺,ECMO启动了,随后经过膜肺氧合的鲜红血液从股动脉回流到患者体内……当天10:15,“心跳回来了!”激动的声音从医师护士的口中同时喊出来!。 “快看,恢复窦性心律了!”,大家欣喜若狂。然而,由于持续低灌注,患者持续无尿,为了维持患者的内环境稳定及容量管理,在ECMO管路上又串联了血液净化治疗,对液体的出入量起到了良好的保障。
在ECMO辅助技术与IABP保障下成功开通梗死冠脉
看到患者一点点恢复起来,ICU黄伶主任与心内科范觉新主任商量着下一步的治疗,决定在ECMO辅助技术与IABP保障下实施介入治疗。此刻,已是中午时分,所有人都忘记了吃饭和休息,ICU的医护们都在自觉地加班,持续抢救,帮助患者渡过难关。
下午13:30,王先生在ECMO、IABP、多种血管活性药物支持下被推进介入室,通过造影,发现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第一对角支几乎完全闭塞,回旋支慢性闭塞病变,右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右冠开口90%狭窄,心血管内科范觉新主任、赵岚主任医师、郭方明主任医师、李菲副主任医师通力合作,在王先生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植入两枚支架,右冠植入支架一枚,随后其血流通畅,手术顺利。
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颤,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存活率很低。但在烟台山医院,由于多学科团队的努力和国内领先的ECMO辅助技术与IABP技术的开展,使得这么长时间心跳骤停患者得以抢救成功,彰显了烟台山医院多学科团队雄厚的救治实力。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与死的边缘,烟台山医院多学科团队全力以赴,矢志创新,用精湛的医技再次书写了生命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