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00后”带着“提案”来了 他们关注啥
北京两会“00后”带着“提案”来了,他们都关注啥?
新京报讯(记者 王俊 徐美慧)1月10日,政协北京市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有7位小嘉宾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他们是来自北京不同学校的“00后”高中生。
他们将全程观摩市政协全会,包括开幕会、小组讨论、专题座谈会、联组讨论会,连提案审查的会议,也少不了他们。在5天的会期里,他们会“沉浸式体验”协商民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00后”把自己的“模拟提案”也带上了会,这些“模拟提案”很可能与委员“牵手”,成为委员提案的重要参考,最后落地生根。
“模拟提案”的主要负责人、北京市政协常委张毅经常提醒同学们,要用敢于发现的眼,勇于思考的脑,善于实践的手,找寻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商有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来商量。“协商民主的真谛就是在这样的体验中慢慢感悟的。”

昨日,市政协委员张毅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最后的“冲刺”
1月8日,政协北京市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前两天,7位“00后”准备的“模拟提案”还在进行最后的评审环节。
“调研是否足够充分”“切口是不是应该再小一点”、“建言献策的部分能不能更具针对性”……专家们给“模拟提案”做诊疗。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滚动式修改、评审,这些“模拟提案”会被孩子们带上政协,如果与委员关注调研方向一致,委员们可以将孩子们的“模拟提案”,与自己的研究结合,甚至可以当作素材资源,形成委员的提案。
昨日8时许,7位“00后”走进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委员报到现场。他们带上会的“模拟提案”,部分已经和委员进行沟通,但想要形成完善的提案,孩子们还要在整个政协会议过程中,持续地和委员切磋磨合。
现在已经读大一的张迈,曾在2018年1月参与观摩政协北京市十三届一次会议。当时还是高二学生的他,带了两个“模拟提案”上会,其中包括在通州建设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和基地的提案。
“北京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需求与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是北京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值得高度关注,不容忽视。”张迈认为。
上会后,委员陈丽与这份“模拟提案”“牵手”,形成了当年的第0789号提案。
给“模拟提案”生命
“了解情况是提案的生命,提案的深度广度决定了提案的力度。”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孙强表示。
学生尚未踏出校园,不少人会质疑,“模拟提案”的质量如何,带上会是不是就是走个形式?
孙强坦言,“模拟提案”容易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灵动但缺乏调研。“提案必须以调研为抓手,才能有说服力。”
今年上会的学生李济森准备“模拟提案”已半年多,话题围绕高中生职业体验基地。“这份“模拟提案”是从2019年的暑假就开始准备了,我本身就是一名学生,所以有职业体验这方面的需求。”
2017年1月,一零一中学高二学生王景博带上会的“模拟提案”是关于校园欺凌。她坦言,学生调研一个很大的局限是难以保证大量的样本数。想在少样本的情况下调研有一定的科学性、代表性,王景博选择了4所差异性较大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
“在我自己的学校就是自己发放,其他学校就是通过朋友或者认识的老师帮忙分发,一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前后调查了两个月左右。”
在问卷数据基础上分析,结果显示,校园欺凌发生率在不同学校间差距较大。“你遇到过校园欺凌吗”,相同的问题,有的学校,选择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占比达30%,而有的学校则为11%左右。
但这还远远不够。从发现问题到形成“模拟提案”,王景博已经忘记自己改了多少个版本。“最开始的建议还是学生气,有点假大空,没有落实到具体措施。”
“有难无策”是“模拟提案”容易存在的另一问题。
北京中学党委书记任炜东认为,要让孩子做一个有建设性的人,发现问题能思考对策、提出建议,完成一个闭环。
王景博最后设计了一个分级处理的机制,校园欺凌较为严重的学校设为红色警戒学校,采取警校联动机制,并在重点时段、区域加强巡视、加设摄像头,采取季度评估的方式评估动态改进情况;在黄色警告学校,聘任校外辅导员,采用学期评估的方式。
走去更远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