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2018年全市人才总量超45万 8年增长15.9%
原标题:大庆:2018年全市人才总量超45万,8年增长15.9%
近年来,大庆市着眼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人才体制机制灵活、区域政策优势明显、各类人才大量汇聚、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的区域人才高地。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市人才总量45.2万人,8年增长15.9%。其中,本科以上学历人才13.9万人(硕士1.2万人、博士132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7.7万人(副高级2.2万人、正高级2387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2.5万人(技师1.9万人、高级技师2610人)。
健全体制机制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
从建立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入手,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努力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组织机构。成立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组织、财政、人社等28个部门和单位。2019年初成立市人才工作中心,统筹推进全市人才工作。各县区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市直部门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人才工作在各级各部门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人才引进工作程序暂行规定等工作制度,从制度层面规范人才工作的环节和内容,确保有章可循、顺利开展。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出台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将人才工作纳入县区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体系,每年组织一次人才工作考核,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确保人才工作落到实处。
完善政策体系
累计兑现政策资金3500余万元
将解决人才成长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作为制定政策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出台一批务实管用、具备一定区域竞争优势的人才政策。同时,围绕人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调整、补充和完善现有人才政策。
对引进的高校毕业生,从本科到博士,给予3万元至10万元安家费和5万元购房补贴。对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至1.5万元,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最高20万元。对选调生提供3万元至12万元生活补贴。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级的给予120万元至200万元安家费;海外高层次人才,给予50万元安家费和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才,给予20万元至50万元安家费和30万元至5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对在高新区创办(领办)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可申请最高200万元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提供免租2年、最大200平方米的工作场地;能带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采取创业资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政府奖励等方式,提供总额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额度。
2011年以来,累计为符合条件的人才兑现安家费、购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等各类人才政策资金3500余万元。
推进载体建设
精准引才大力育才真心用才
以重点人才工程为载体,以各类人才活动为具体抓手,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
大力引进人才。多渠道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从2002年开始先后组织实施了“千名人才选拔引进行动计划”等重点引才工程,常年到北大、清华、复旦等重点院校开展“人才引进高校行”活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引进重点高校毕业生1965人,近5年考录公务员1676人。大力引进产业人才,2010年以来共引进“油头化尾”、汽车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人才2.3万人。为沃尔沃组织专场招聘活动、实施本地毕业生“回家计划项目”,成功招聘1600名技能工人。大庆职业学院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从比利时购置培训设备、建设培训厂房,大庆高新区提供资金400万元,为沃尔沃培训技能人才2900多人次,基本满足用人需要。为沃尔沃引进的高级人才提供住房130套,实施个税返还奖励1755万元。为国内最大的互动数字艺术类创新型企业思特传媒和国内最大的3D打印产业化基地黑龙江多维时空自由制造工业中心招聘专业技术人才100多名。2010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共引进副高级以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34人。从今年开始,与183所驻庆高校、省内普通本科高校、特色专业高校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建立合作关系,计划三年引进高校毕业生6万人;重点开展进百家名校揽千名英才、万名产业人才引进高校行、“头雁”团队高层次人才集聚等十项精准引才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