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02 00:12 的文章

真金真情引人才

推动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以温暖企业行动为契机,创新思路,从拓宽用工对接渠道、提升人才素质、实施人才激励等方面,用真金、真情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组织企业“抱团”,跨地揽才

面对“抢人大战”,株洲主动出击。

10月25日,我市组织了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等16家企业,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面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进行招才引智。

政府为企业“搭台”“站台”,以产业链优势引才。今年以来,我市温暖企业人才服务组,针对轨道交通、航空、汽车、新材料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问题,组织相关企业抱团“走出去”,前往省内外高校揽才。

今年已先后组织三大动力产业内相关重点企业赴武汉、兰州、南京、长沙等地高校揽才,引进了包括2名博士、9名硕士在内的110名人才。

交流合作平台越来越多,用工对接渠道也越来越宽。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66场,累计提供岗位37万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4.8万人。其中,1至9月,全市共引进科技创新人才291名,其中博士80人、硕士169人。

搭建“加油站”,为企业“解渴”

现代企业究竟要怎么管?带着问题,11月初,荷塘区组织辖区内40余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齐赴厦门大学,开展为期7天的“株洲市荷塘区企业家核心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学习。

此次的厦门之行,有专家专门就股权激励、绩效团队管理等内容,用小米、华为等优质企业的经典案例,为企业讲解用人之道。这让湖南中天杭萧钢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谭学文对“新新员工”有了新的认识。“未来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要给员工赋能,以‘合伙人’的态度来经营。”

主动学习,打开眼界才能拓宽思路。今年,为给企业“解渴”,我市精准发力,分层次推进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举办了两期共60名优秀企业家和小巨人企业高管赴德国考察学习,组织1000多名企业高管赴重庆大学、深圳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上海百仕瑞、青岛海尔等地进行智能制造、上云实务等专题培训,培训中小微企业优秀班组长、电工和焊工等2000多人次。

这些平台,成为了企业家们的“加油站”,不仅提升了企业家的整体素质,也推动了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用真金白银引才留才,温暖企业

城市的经济格局不断变化,人才的争夺战也在不断升温。

11月27日,经过前期审议通过了的仟里马基金增资株洲恒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又有了新进展,仟里马基金与该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总投资达1千万元。

当前,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不是省会城市,株洲如何“抢人?

在株洲市决策层看来,“优秀的人,都希望有好的发展平台干事创业”。我市紧扣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以“中国动力谷”名片为核心,建好平台,促进引才留才、自主育才。

今年,我市组建了“仟里马”、“梧桐树”基金,由政府牵头主导,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株洲市国投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旨在吸引高端人才在株洲创新创业,推动株洲重点产业高新技术和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株洲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撑。

与此同时,今年我市还为重点产业缴纳个人薪酬所得税10万元以上的172名高层次人才兑现奖励575万元,为653家园区企业备案审批养老保险费率过渡试点减负1.37亿元,用真金白银体现温暖实效,帮助企业成长。(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旷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