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9年度引智工作交流研讨会举行
11月21—22日,由国际合作部主办的北京大学2019年度引智工作交流研讨会在北京宽沟会议中心举行。科学技术部外国专家服务司副司长徐皓庆,专家二处处长李娟娟,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来华工作管理处处长苏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涉外监管与办学处副处长顾秋利,外交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王帆,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大队长刘强,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主任谢晓亮,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部长夏红卫、副部长严军等出席。来自校本部、医学部、深圳研究生院等70多个院系外专外事工作负责人共110余名代表参会研讨。
开幕式现场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完善引智管理与服务,努力打造一流国际智识高地”,旨在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引智引才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推进《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关于引智引才维度上的全面部署,围绕搭建多元引智平台、柔性引才用才、完善引智“软环境”建设等热点议题展开研讨,把加强学习交流与深入思考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校引智工作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叶静漪指出,北京大学近年来致力于深化引才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人才集聚地,例如搭建“大学堂顶尖学者讲学计划”“高端学术讲座计划”“海外名家讲学计划”等多元特色引智平台;设立国际数学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等30多个理工新体制中心,打造工学院“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招揽国际顶尖人才;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建设了“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高端平台,引才聚才“磁场效应”显著提升,自主科研创新优势不断凸显;同时在营造良好引智生态,完善外国人才管理与服务方面也不断深化改革,引智已经成为北大进入一流大学前列的“引擎”和“加速器”。她希望各单位能够充分利用此次交流平台,积极发表真知灼见,更加深入地开展经验交流,共同探索引智引才的崭新路径。
叶静漪致辞
徐皓庆指出,北京大学作为国家引智引才重镇,历来非常重视国际人才引进研究工作,2003年牵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引智分会并担任理事长单位至今,在资源分享、推动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纽带作用,为全国高校引智实践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他表示,引智工作必须要分析形势,掌握政策、问题导向。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高校引智工作必须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论断,坚持政治、科技、人才、外交、经济、文化、社会、法律、安全属性,高度融合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不断优化引才生态软环境。2018年6月,国家外国专家局与北京大学签订《关于加快“双一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为学校开创引智和“双一流”建设新局面带来新契机,未来科技部将继续支持北京大学在引智引才领域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
徐皓庆致辞
顾秋利指出,目前我国致力于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智力,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此过程中,外籍教师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中外人文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我国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构成。为了更好地规范外籍教师的聘任、管理和服务,教育部正在牵头制定《外籍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将进一步保证聘请质量,依法管理,优化服务,更好地发挥外籍教师作用。
顾秋利致辞
专题报告阶段,王帆围绕中美关系历史演变、当前中美关系演变的时代背景分析以及中国的战略和对策发表演讲。苏妍介绍了大时代背景下如何落实引智工作、推进新时代人才队伍的建设。她强调,制度生态环境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国家必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政策,用环境吸引人才,用制度留住人才。刘强从具体案例出发解读了外教的服务管理工作,强调引智干部必须熟悉外国人来华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律宣传教育,规范外籍教师在华工作管理和服务。
专题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