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欢迎您!这些人才政策诚意广纳天下英才
大众网·海报新闻德州11月23日讯(记者 蒋丽君 通讯员 焦丽梅)11月23日,第四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在德州市委党校开幕。德州“德州发布厅”——产业人才发展环境推介会上,德州市副市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马俊昀对德州市人才政策进行了推介。
马俊昀说,德州把崇贤尚德、视才如金的传统风尚,转化为“人才优先发展”的自觉行动。这个行动体现在凝聚全市共识上,市委、市政府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战略地位,从市县到乡镇、从园区到企业、从职能部门到用人单位,倡导人才工作“怎么重视都不过分、怎么强调都不过火、怎么抓紧都不过头”的工作理念,目前全市“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先抓人才”已经蔚然成风。
2015年以来,市财政每年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人才工作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4年增长并始终保持在5%以上,稳居全省前列。
她说,德州的希望,是各类人才的希望;德州的机遇,是各类人才的机遇。今天的德州,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启新一轮招才引智大幕。
在政策扶持方面
实施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对入选的全职创新和引进创业的高层次人才,每人每月给予5000—20000元生活补贴。
实施“假日专家”工程,支持各类人才不变身份、不限时间,自由便捷地来德州创新创业、合作交流,根据纳税劳动报酬,按照30%比例,每人每年最高奖励20万元。
实施“高层次人才重大项目支持”工程,对高层次人才(团队)主持,能够带来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重大项目,给予50—100万元科研资助;顶尖人才项目最高可资助5000万元。
实施“十万大学生引进”工程,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自主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就业的,除企业正常薪酬外,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连续补贴5年;创办企业的每月给予最高100平方米房租补贴。
市直事业单位每年预留100个专项用编计划,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科研院所定向招聘优秀毕业生。对招聘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800元、600元、400元生活补贴。
市属事业单位引进的博士研究生,一次性给予10万元安家补助。
加强教育卫生人才引进,对全职引进的高层次教育教学人才、医疗卫生人才,除正常职称工资外,还要每月给予5000元—2万元生活补贴。
加大博士后人才资助,对新进站博士后,每人每月给予3000元生活补助;完成开题报告后,一次性给予5万元项目资助;对获批国家、省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的,按1:1比例配套资助。
强化科技创新激励,对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一次性给予50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家、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国际合作奖的完成人,一次性给予30—200万元奖励。
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对成果供给方、受让方,一次性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400万元经费补助。
鼓励社会力量引才,对帮助德州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的中介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一次性给予3—20万元经费补助。
在平台建设方面
对高校、科研院所在德州市独立建设或与德州市共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应用技术研发机构,每处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来德州市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或其分支机构,一事一议给予扶持。
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补助。
对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
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
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分别给予30万元补助。
对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师工作站,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补助。
对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农科驿站”,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补助。
对企业上市挂牌的,最高给予300万元奖励。
在服务保障方面
颁发高层次人才“德州惠才卡”,享受绿色通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