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亮相狮城 文化交流再谱新篇
中华艺术亮相狮城 文化交流再谱新篇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巡展走进新加坡
光明网讯(记者 李姝昱)10月29日下午,“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作品巡展走进狮城新加坡,在新加坡艺术学院画廊开幕。此次巡展以“青春艺境”为主题,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承办。

观众观展
展览分为“写意”“造境”“映真”“化迹”等四个部分,刘庆振的中国画作品《汉字文化地域的历史踪迹》、陈罡的中国画作品《心传》、郑亮的布面油画作品《中国风骨》、缪远洋的布面油画作品《茶马古道》、安静波的绝版木刻版画作品《寂静生长》、闫峰的青铜雕塑作品《印象•东北》、孙锦谊的工艺美术作品《中国工地记事》等46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108件(组)作品参展。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为狮城人民带去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中新两国的文化,渊源相承又各具魅力。近现代以来,很多文人、艺术家如老舍、郁达夫、徐悲鸿等都在新加坡留下足迹。徐悲鸿在新加坡举办展览的史实,至今仍为美术史研究者津津乐道。此次巡展,旨在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在艺术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积极互动。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阙小华、华夏文化促进会会长林璒利、新加坡前国会议员成汉通等嘉宾先后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阙小华表示:“新中建交29年来,在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基础上,建立了良好关系,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务实合作深入拓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祉。在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他看来,此次巡展搭建了一个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让两国青年互相学习、增进友谊,使新加坡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观众观展
林璒利谈到:“青年的创作,是充满朝气的,是绚丽多彩的。新加坡站巡展以‘青春艺境’为主题,反映了中国青年艺术工作者视角中的社会镜像、人文风貌和精神世界,以期让观众从中体察中国社会发展的脉动。”她希望,此次巡展能够在展现中国当下青年美术创作整体状况的同时,促进新加坡观众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成汉通指出,新中建交以来,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文化领域的交流,呈现出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展态势。“以文化艺术作为国际语言,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意义重大。年轻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年艺术家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传承和推广的生力军。感谢两国的艺术和文化工作者们对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此次展览策展人王雪峰介绍,参展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了对时代发展的主动观照和深刻思考。同时,拓展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希望通过‘中国艺术新视界2019’新加坡站巡展,加强中国青年创作成果的海外推广,在文化交流和互鉴之中,推动两国青年艺术家之间互相学习,不断走向更高层次的审美理想。”

刘根《成长记忆——静夜》黑白木刻 21cm×32cm 2017

刘根《成长记忆——知了》黑白木刻 25cmX20cm 2017
“对于青年来讲,成长是意义最大的。感谢国家艺术基金,在我成长的关键阶段,给予认可、鼓励与支持,让我在艺术创作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参展艺术家代表、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教师刘根在发言中表示,此次新加坡站巡展,为广大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空间,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