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名专家、学者、游客登上江门人才岛组团考察
逾千名专家、学者、游客登上江门人才岛
组团考察 领略风情 建言献策

著名作家流连忘返,在卢边村小巷拍照留恋。

游客畅游环岛公园示范段。

侨胞们参观考察江门人才岛项目。

游客详细了解环岛示范段工程建设情况。

参观岛上明代建筑——洪圣公园。
在位于蓬江区的潮连岛建设江门人才岛,是江门市委市政府为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地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并致力将其打造成珠三角高品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人才云基地。项目总投资280亿元,今年还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并被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江门人才岛被列为全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推进的两大平台之一。
建什么?怎样建?当前推进情况如何?未来会是怎样?自2016年江门市委提出建设江门人才岛这一概念以来,它就一直受到各界的持续关注。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了,江门人才岛规划建设开始提速,蓝图一步步化为现实,这个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的江心小岛,正在发生从形象到内涵的巨变,成为江门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成为了蓬江乃至江门文旅发展的新阵地。
11月14—17日,适逢江门市、蓬江区相继举行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暨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意发展大会、“侨乡欢乐行·万人游蓬江”、中国著名作家团采风蓬江等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游客逾千人,组成考察团、旅游团和采风团登上江门人才岛。他们在领略岛上优美自然风情,感受沉淀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之余,更是对江门人才岛的高标准规划和高质量建设发出赞叹,并表达了强烈的期待,认为小岛面貌可谓日新月异,未来大有可为。
A 参观卢边村祠堂群
声音: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
潮连初开,地广人稀。南宋时期,南雄珠玑巷移民南迁至这个西江上的海岛,各姓始祖方开村立族、辟土为田。安定之后的各氏族,开始兴建大宗祠,明清时期尤甚。全岛曾一度有大小祠堂136间,其中有4座家庙,分别是名宦家庙、封圻家庙、陈氏家庙、方岳家庙,目前仍保留有祠堂68间,是五邑地区甚至珠三角最为集中的祠堂群。潮连祠堂群具有数量多、密集度高、形态多样、保存完好的特点,其建筑十分考究,一般都釆用轴线对称布局,其院落大多为二进到三进,偶尔有单座或四进。祠堂一般由大门、屏门、走廊、明楼、中堂、后堂等组成。
11月15日,为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广东行”邀请到十余名中国著名作家到江门侨乡旅游采风,其中一个行程是走进江门人才岛,而祠堂群是岛上最大的吸睛点之一。
漫步在潮连街道卢边村的小巷里,欣赏着这些令人着迷的祠堂古建筑,参观者们边看边拍,站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表达了此行感受。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电视剧《乔家大院》作者、编剧朱秀海“不厌其烦”地掏出手机,将祠堂内每个精美雕塑都拍下纪念,嘴上惊呼“太漂亮了”,并颇为感慨地说:“这些建筑做得真好,很有价值,这就是浓厚的文化历史。”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总监,著名作家、编剧、书法家衣向东在参观了卢边村的祠堂群后说:“这些建筑是一个家族兴亡的见证,一个时代交替的缩影,是当地的人文历史,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文化,若不加以保护可不会再有了,一定要好好珍惜。”结合当前正将江门人才岛作为江门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平台的背景,他认为,这是江门的发展契机,希望接下来江门人才岛可以利用好自身的文化底蕴,将这些传统文化加以整理、记录,对宗祠群建筑加以维护,让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将破旧的宗祠进行修缮,对保存完好的建筑进行加固,并将企业搬迁进来,让文化在传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B 体验环岛公园示范段
声音: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