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9江门)国

2019年11月14日至15日,由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支持、江门市政府、暨南大学、五邑大学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9江门)国际研讨会暨国际手工艺展”在广东省江门市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工程,以“湾区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应用”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北京、香港、澳门等国内专家、学者,以及东京、纽约等国际湾区的专家、学者、创意设计师、政府管理人员等汇聚江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分享经验。是江门市进一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高起点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一项具体行动。
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德威在致辞中表示,江门文化资源丰富,华侨文化品牌得天独厚,有着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世界记忆遗产“侨批档案”。江门还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台山方济各·沙勿略墓园—大洲湾遗址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举办“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9江门)国际研讨会暨手工艺展活动,为江门市提供了向世界各地学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与共享先进经验和做法的良机,同时借助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江门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先生专程从巴黎赶来,他在致辞中说:几年前我曾主持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教育目标的全球磋商及其重要落实文件“2030教育议程实施框架”的制定,世界各国的教育部长们尤为关注如何通过教育的机会与文化的熏陶,使青年能够成长为一代有知识、有文化、有正确价值观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青年展示创造力和施展抱负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青年的参与,建设成果也将惠及年轻人,其中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论坛、展览展示、艺术节等是重要的合作载体。本次活动充分提现了青年人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大学的教育功能,非常值得赞赏。
暨大党委副书记夏泉在致辞中说:作为著名侨校,暨南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积极引进在国际舞台上享有一定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开展新学科的建设,还成立了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院,充分发挥高校的智库平台以及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的作用,将智库、政府、大学、学者、设计师等国内外资源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融合交流,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帮助。本次活动的总策划陈平教授就是暨大引进的海外杰出华人的代表,希望凝聚更多的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主席阿里·哈里发向本次研讨会发来了贺信,感谢江门市政府与暨南大学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并表示该机构将积极支持“一带一路” 的伟大倡议,积极参与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本次论坛总策划、学术主持、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
研讨会总策划及学术召集人、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女士介绍:本次“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是继2017年北京首届、2018年丽江第二届之后的再次成功举办,今年已经是第三届,目前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三年来累计邀请了四十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手工艺大师、创意设计师等参加。研讨会的宗旨就是希望探讨通过强化与拓展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包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拥有的智慧与财富,创意是可持续性与包容性增长,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的实现者与推动者。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借鉴世界其他湾区成功的经验,通过将文化遗产从资源性保护通过创意与设计的转换利用,让众多的遗产活在当下,让众多的遗产成为未来创意设计的源泉与灵感,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提升手工艺人的生活水平,民众的审美能力,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惠及后人。
陈平介绍:本论坛的形式比较独特,每一届都会邀请到不同国家的手工艺大师,举办手工艺展,吸引当地民众参观购买,还会到现场做展示表演,有的手工艺人直接参加论坛与学者专家们一起做演讲和发言,同时,参展的艺人们都会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主办方,这种互动与交流方式直接提现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宗旨,以文化、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也是充分发挥了国际组织的人脉资源和优势,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