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1-13 22:40 的文章

草原城市在“人才大戰”中的全球視野

原標題:草原城市在“人才大戰”中的全球視野

近日,第二屆科技人才與產業協同創新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

內蒙古科技創新如何發展,如何把人才吸引到內蒙古,成為峰會中大家關注的焦點。

引智:“聯絡站”織就全球人才關系網

內蒙古對人才特別是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視與吸引,北美碩博聯盟秘書長、金融博士彭丁蘭早已經有所感受。

“去年我過來的時候,還在探討內蒙古需要什麼、留學生需要什麼、需要留學生做些什麼?”在第一屆峰會期間,彭丁蘭初步了解了這些之后,就著手對接海內外人才與內蒙古招才引智。今年,她為內蒙古帶來了一支隊伍。

很多人提到內蒙古隻知道“老三樣”,留學生了解內蒙古就更少了。“走出去的留學生不多,回來的更少。”依托北美碩博聯盟的平台,此次,彭丁蘭帶著留學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德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的留學生組織負責人代表走進內蒙古,深入了解內蒙古人才政策、產業協同發展現狀。

“原來可能是宣傳不夠,北美碩博聯盟呼和浩特聯絡站(以下簡稱“聯絡站”)的建立,有助於通過北美碩博聯盟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站點,向更多地區的留學生宣傳內蒙古在招才引智方面的相關政策,以及內蒙古的產業發展需求。”彭丁蘭舉了個例子,加拿大研發智庫與呼和浩特相關部門達成站點落地意向,就離不開“聯絡站”的功勞。

彭丁蘭贊賞的是,內蒙古在招才引智過程中的高效率。

去年,她第一次與楊林任總經理的創客星空孵化器啟動意向,雙方一拍即合,3個月內對方就搭建平台,邀請包括彭丁蘭在內的不少留學人員、各地人才到內蒙古交流。正是那次峰會,彭丁蘭與內蒙古創業服務機構創客星空談了合作、簽定備忘錄。僅半年,“聯絡站”就建成。“這樣的行動力讓我們願意有進一步合作的計劃”。

“聯絡站”為內蒙古挖到第一桶“金”,是加拿大研發智庫與內蒙古達成合作落地意向。

“除了做科研課題,還計劃與創客星空聯合建立中加科創中心,由內蒙古提供場地、海外人才政策和企業來華產業對接。”加拿大研發智庫主席、無線通信專業博士趙楊平介紹,創客星空就如同一個翻譯器,“從國外來的企業、項目需要一個既懂內蒙古政策又懂技術的人來做對接,創客星空就是這樣的角色。”

之所以選擇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這樣的城市建立“聯絡站”,彭丁蘭說,這實際上是一個雙向選擇。“有大量海外人才願意到依然渴望不同人才結構、不同層次專業人才的地方發展,而這裡正是這樣的地方”。

她介紹,通過之前和很多國內其他省市的合作,這兩年在祖國的“雙創”大潮和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很多項目已經落地,很多人才已經落戶,而現有的很多留學生創客的項目大都處於初、中期,很多發達的城市未必適合他們的發展。反而是像呼市這樣的城市,具有后發優勢,不僅能為創業者提供更為可觀的相關扶持,還能借鑒到更多先進經驗,“基礎可能會更牢靠”。

招才:通過學聯負責人向更多留學生傳遞信息

此次“峰會”,吸引到一批擁有海外留學背景的高層次人才的關注。

大家有個類似的感受,內蒙古不具備地緣優勢,不像深圳這些沿海城市,有先天的科研、科創吸引力,內蒙古的產業結構優勢更多依靠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宣傳。

“一些已經回來的海歸學長的宣傳讓我們也更加了解這裡各方面的優勢。”彭丁蘭感受到,內蒙古雖然起步晚,但是有后發優勢,國家政策、政府扶持的力度比較大。

“這次到內蒙古,讓我在這裡落地項目的想法更堅定了。”從韓國留學歸來的李喆目前在杭州有自己的創業團隊,主要就是基於衛星遙感數據做一些地理信息和遙感信息處理方面的服務。內蒙古在森林防火、農業遙感方面的市場應用前景從去年就吸引了李喆的目光。

回去后,李喆在相關領域進行了更深入的了解,“這次就是帶著更明確的目標過來的。”他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轉化項目,實現落地。

一年時間,李喆明顯感覺,在內蒙古對接引進的項目和本地的資源優勢結合地更緊密了,這也是他所看重的。除了創新創業的政策扶持,作為初創企業,目前更注重市場前景。企業不可能一直靠政府輸血存活,成熟的市場體系、持續的訂單等才能讓企業持續發展。

李喆期待,在內蒙古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找到更切合公司專業發展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