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1-09 13:43 的文章

锻造龙江工匠叫响“龙江制造” 筑牢制造大省“

  黑龙江日报11月8日讯 黑龙江作为共和国长子,职业教育一直紧紧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适应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支撑“龙江制造”崛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做强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离不开职业教育。作为正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的黑龙江,探索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新方式,是一条绕不过的路径。

  2019年,承载着更加厚重的担当与期盼,龙江职教围绕为龙江改革激活力、增动力的战略蓝图,精心谋划。启动“1+X”制度试点、实施特高计划、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推出技工教育改革“八条新政”……一项又一项改革措施推动着龙江职教昂首阔步走向新征程。

  从即日起,本报开设专栏,盘点龙江职教发展的新成就、寻找职教发展的新亮点、总结职教发展的新经验、发现职教发展的新问题、探寻职教发展的新路径,为龙江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技术型人才提供新思路。

  扩招1万人!资金1亿元!黑龙江技工教育改革推出“八条新政”;黑龙江6所职业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将获得发展支持,对我省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意义重大……近日,一则又一则新闻再次让我省技工教育乃至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关注。

  以技工院校为代表的职业院校办学目的是为我省经济发展培养优秀“蓝领”技能人才。获“中华技能大奖”的高级技师董礼涛,参与过国产首台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国产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以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吴作国,这位“长征五号”背后的鹤城工匠,从厂里数控加工技术的领军人物,到助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一飞冲天,三十多年来他用一颗“匠心”追求着专业的极致……我省的职业教育正努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职教强则产业兴,经济的腾飞离不开千百万能工巧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当前,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需要数量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作为工匠的摇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地方,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

  黑龙江作为制造大省,在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期的今天,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口,龙江职业教育如何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让更多的“龙江工匠”为更高更强的“龙江制造”、“中国制造”筑基,令人深思。

  技工院校专业符合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江技工教育发轫于1948年。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建立了以技师学院为核心覆盖各市县的技工教育体系,形成了以技师学院为龙头、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的技工教育体系。

  结合龙江经济发展,全省技工院校共开设15大门类129个专业,基本涵盖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近年来,围绕升级“老字号”,助推数控加工、焊接、汽车维修、机械加工等传统优势专业向中高端迈进。围绕开发“原字号”,合理调整资源开采类专业数量和规模,按照资源产业链条延伸需求,引导此类专业教学内容向精深加工拓展。围绕壮大“新字号”,大力扶持3D打印、机器人制作、石墨烯、无人机操控、电子商务等新兴专业发展,打造新兴专业群。同时大力支持养老服务、冰雪旅游、餐饮服务等现代服务类专业建设。每年重点扶持发展10个省级示范性专业。使我省技工院校专业既贴近地方经济特色,又符合我省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在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必须对接企业需求,才能让人才能够满足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此,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技工教育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在稳固“2+1”实习实训、订单培养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前厂后校、自主经营生产、集团化办学等合作模式。近年来,通过校企共定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招生招工等方式,已有100余所技工院校与省内外24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全省涌现出好利来、奥迪、天合石油等大型企业冠名班。技工院校每年输送500余名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企业每年输送4万多名职工到技工院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初步形成了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共赢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