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自己的,园区,之城,他们的
“刚开始,我们只是看重了微纳智造小镇的平台,可是一来到这,科技城就给了我另一重惊喜。”陈红艺告诉笔者。2018年3月底,决定入驻青山湖科技城之后,陈红艺决定带着团队实地考察一下,为企业和研发部门选好地址。从临安城区中心到青山湖畔,越靠近目的地,陈红艺就越坚定要扎根青山湖科技城的决心。“山清水秀,真是个做科研的好地方。”这个想法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在政策之外,青山绿水,国家4A级生态景观,环绕青山湖的42公里青山湖环湖绿道、72万平方米的狮山生态公园、20万平方米南苕溪滨河的公园,‘湖山共鸣’的自然生态是让很多研发企业最终决定扎根青山湖的原因。”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科技与产业发展局负责人李宇平告诉笔者,研发工作往往需要安静、优美的环境,让科研人员可以沉淀自己。青山湖无疑有着先天优势。
而更让陈红艺感到惊喜的还在后面。3天时间内,陈红艺在科技城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遍了青山湖科技城,也定下了研发中心的选址。“原以为还要等待科技城的审批全部完成后才能入驻装修,没想到在前期审核好项目后,科技城直接让我们着手装修。”陈红艺不停地说:“太快了,真是太快了!”两个月后,奕力公司入驻青山湖创业街199号。
小到住房、大到资金,这些都是人才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了帮助人才和企业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临安区制定了“四个600万”引才政策,解决企业遇到的资金难题;制定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微纳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科技城旁边建造人才公寓,为海内外人才提供住所……
除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外,他们还会为企业提供交流平台。“每年组织企业家、研发人员在一起交流,不仅可以交流一些想法,也能让科技城的研发氛围变得更浓厚。”李宇平说。
产业、人才、平台、环境的融合作用下,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入科技城,各类研发机构、企业也不断落户青山湖。
如今,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了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可持续能源研发基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浙江研究院等46家科研院所;拥有1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层次人才已达到2800多人。
“让企业和人才安心留下,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临安区委主要负责人说,临安在全面融杭之路上,提出“城市国际化、产业现代化、全域景区化”的发展口号,不断推进老城蝶变和新城崛起,深化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在城市发展中,临安将更加注重人才招引和服务,用好资金补助、住房保障等一系列人才政策,为企业引进、留住人才创造一流环境”。
4/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