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1-05 08:27 的文章

融合发展,点亮江苏台商创业梦

  中国江苏网讯 又是金秋收获季。备受两岸同胞关注的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今日将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举办。我们撷取几朵台商在我省各地创业创新的浪花,奉献给关心、支持此次峰会的广大读者朋友,共襄盛会。

  昆山台协会会长宗绪惠:抢抓大机遇,要靠“小而精”

  上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大潮,台商开始进入大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促成台商投资的新高潮;截至今年9月底,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达5157个,投资总额达600.43亿美元。统计显示,台资在昆山经济中的贡献度超过七成,是昆山连续十五年位居“中国百强县”首位的有力支撑。

  昆山创业者、台湾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宗绪惠说:“感谢祖国大陆,让我们在这里有高速发展的机会。”1992年,六丰机械有限公司母公司——台湾六和机械来到大陆考察,奔走多地,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投资地,最后他们在和北京招商局工作人员聊天中,听说了靠近上海的昆山。宗绪惠说,“昆山的领导层对我们台商非常热情,交流后发现昆山的发展步调和我们的发展预期十分贴近,都是渴求发展,目标一致,非常容易沟通。昆山人招商的韧性、亲商的热情,最终让我们留在了这里。”

  昆山六丰机械有限公司是台湾六和机械公司在大陆投资的第一个子公司,该公司主产品为高强轻质铝轮毂,事实证明,六和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企业发展方面,产品随着奔驰、宝马、大众、通用等品牌轿车走向了全世界,内销更是占到了六到七成,宗绪惠非常感谢祖国大陆带给他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目前六丰机械在大陆各地已经有十二家企业。近年来,为适应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该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使其在同等强度下减轻汽车轮毂的重量,为汽车“减负”,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

  成立于1998年的昆山台协会在台企和当地政府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在服务台商、沟通政府、推进两地经贸交流合作、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第十三届会长的宗绪惠平时接触大量台商,感觉他们“状态不错”。该协会企业会员已从最初的196家增至现在的1500余家。

  2018年,国台办会同国家发改委发布“31条惠及台胞措施”,为助推台企在昆山扎根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昆山也因地制宜发布了68条政策举措。宗绪惠深感欣慰地说:“近几年,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昆山助力台企‘生根’,积极落实‘惠台31条’,暖了台商台胞的心。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祖国大陆对台商全方位的关怀。”大多数台商认为大陆发展前景光明,希望“31条”落实更快一点,在昆山这样的地方可以先行先试。

  如今,昆山被称作“小台北”,高楼林立、道路宽阔,10万台商台胞在此工作生活。宗绪惠呼吁:“国家关心台胞,给予我们同等待遇,我们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台商台胞要更多地参与到城市建设、环境提升等事业中,把自己视为当地的一员,与当地人共生共发展。现在协会中的创业者,多数把他们的家人和孩子都带到了昆山。宗绪惠感慨道,大陆是台商的未来,改革开放让台商获得很多发展机遇,希望台湾青年也能分享这份发展红利。

  宗绪惠表示,此次参加两岸企业家论坛,希望就企业永续经营发展,和大家作深入探讨。他认为,新时期,曾经凭借“小而活”、善于变通、20年来发展平稳的台企也面临转型发展、技术研发、设备改造等新挑战。下一步,台商要继续发挥“小而精”的特色,拓宽产业领域,从电子制造业向服务、文创、物流等诸多产业延伸。他鼓励昆山台企把握住大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依靠大陆的政策支持,在做好公司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开拓新空间,谋求新发展。

  记者 吴昌红 本报实习生 龚淑贤

  江苏泓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基恩:“淮安是我创业圆梦的福地”

  最近,江苏泓威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基恩博士遇到一喜一忧两件事。喜的是他9月份刚回台湾,和在台中医院做护士的女朋友完婚;忧的是位于淮安的公司业务繁忙,他不得不回到淮安,和太太面临分居两地的困扰。

  洪基恩博士是千千万万台湾青年来大陆的创业寻梦人之一。“我是南投县人。2014年获得台湾大叶大学环境工程学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我主要致力于废弃物中有价贵金属的回收研究,取得8项技术成就及个人发明专利,曾获2012年波兰华沙国际发明展金牌奖和2014年俄罗斯第17届阿基米德国际发明展银牌奖。”洪基恩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