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1-02 06:35 的文章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无声有爱 泉台涌动“特教情”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泉州听障学生与泉州、台湾版画大师的作品同台展出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学生现场制作年轮画

泉州发布讯 (记者曾聪虹 通讯员林呈河)别具一格的木刻版画作品,是一群特殊的人发出的“无声之音”,他们用自身所学技能,发出了自强自立的“呐喊”。这样充满“心灵力量”的作品,连日来在泉州举办的两岸(泉台)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上绽放异彩。在两岸爱心人士的牵线搭桥下,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的木刻版画作品,与台湾版画大师、泉籍旅港艺术家、泉州艺术家的佳作同台展览,共同书写了无声有爱的艺术华章。

在泉籍艺术家苏美伦先生的眼里,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可是他的得意门生。他手把手地教他们木刻版画技艺,传递给他们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精神。在众多学生中,有一位白头发的学生特别突出,他叫小龙,他的父母都是残疾人,还有一位会修车的双胞胎哥哥也是听障人。无法倾听外界的声音,让他更加能沉下心来,在艺术的世界里遨游。除了在课堂学习版画技艺,他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钻研,对作品进行进一步加工,他乐观积极、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感染了许多人。“我的作品能够与大师作品一起展览,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小龙高兴地比画着告诉记者。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特教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版画  

“每个特殊的学生都有闪光点,他们可以做的事情其实很多,只要找到他们的专长,加以培养,他们也能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来自台湾的王淑贞女士20多年致力于帮助残障学生,帮助孩子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她认为,特教学生内心纯粹,他们的作品纯朴而真挚,有种能触动人心的力量。

交流展中,王淑贞邀请了台湾20位杰出版画艺术家,他们带来的24件作品参与展览,涵盖不同版种,各具风格。同时,还展出了苏美伦的水印木刻佳作,以及泉州艺术家蔡建昌的木刻版画作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同学们近距离和艺术家们互动,感受“无声有爱”的艺术氛围。

目前泉州市有10所特教学校,各类在校学生5087人,每年有近500名残疾毕业生走入社会。“特殊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社会化,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方向。”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景灿表示,学校侧重培养残障学生的职业思想和职业技能,让他们形成大方、自信的心理状态,并掌握一技之长,以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木刻版画绘出美丽人生   

木刻版画是一门集绘画、刻板、印刷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绘画艺术,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在木板上表现形象。连日来,两岸(泉台)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老街昭惠庙前举行。这些版画既有台湾老中青三代的作品,散发着诗性之美;亦有泉籍艺术家苏美伦以惠安女为创作题材的水印木刻佳作;还有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作品,带给人震撼的心灵力量……作品丰富,风格迥异,受到游客和市民的青睐。

□记者 曾广太 曾聪虹 通讯员 林呈河 陈思音 文/图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师生正在悬挂版画初稿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特教老师现场教学生制作版画

“无声”作品 诠释自我价值

“画笔是我们的世界,色彩是我们的声音”。站在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创作的木刻版画作品面前,你可以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发挥所学技能,独立创作了泉州东西塔、洛阳桥、崇武古城等闽南元素的木刻版画,这些作品可圈可点,刀法大胆、粗犷、质朴、流畅,诠释着他们炽热的梦想和对生活的热爱。

两岸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在泉举办

该展览也展出学生的水彩画作品

“我的作品能够在两岸(泉台)木刻版画艺术交流展展出,并且得到认可和肯定,我特别开心,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萍萍微笑地用笔写下了内心的感受。她每天安心创作,内心的充盈,让她由内而外洋溢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