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1-01 08:10 的文章

让京腔京韵代代传唱 济南市京剧院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让京腔京韵代代传唱 济南市京剧院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李清照》,李晴饰演李清照

  8月31日,京剧《大舜》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举行演出。这是该剧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在京召开“一改”专家研讨会,根据专家意见修改提升后,再次亮相舞台。该作品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这是全国6年内第3部京剧成功入选该项目。

  从2004年开始,济南市京剧院相继将《李清照》《辛弃疾》《重瞳项羽》《项羽》《雏凤骊歌》《孔圣之母》《起风桥》《账本》《邓恩铭》《大舜》等一系列原创剧目搬上舞台,先后把“文华大奖特别奖”、“文华舞台美术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中国戏剧梅花奖”等全国性大奖收归囊中,李保良、李晴、陈长庆、戴和连、王惠、付丙民、白杨、王易山等一大批中坚力量,也伴随着剧目的不断创新而逐步成长起来。

让京腔京韵代代传唱 济南市京剧院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辛弃疾》,李保良饰演辛弃疾

  演员不断打磨自己

  2004年,于鹤咏来到济南市京剧院任院长,彼时正是传统文化的低迷期,京剧院也处于困难期。面对一个账本上资产为负数的院团,于鹤咏同院部班子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抓创作,排新戏”。

  那一年,在济南市文旅局党委关爱呵护下,举全院之力,以济南著名爱国女词人李清照一生为题材,济南市京剧院精心打造了展现济南深厚人文风情和饱含文化底蕴城市形象的作品——新编京剧《李清照》。该剧邀请国内众多戏剧界精英:编剧罗怀臻、导演黄在敏、舞美设计周本义、作曲赵润、灯光设计邢辛、服装设计孙耀生等,每一个说出来,都是戏剧界响当当的人物。

  筹备过程中,虽然张派青衣演员李晴几乎把能找到的有关李清照生平和作品的书籍都一一翻阅,但到正式排练时,她心里仍有些打鼓。

  “从1985年进团,1996年开始担纲主演,一直到排演《李清照》前夕,我的大部分舞台是在田间地头,是面向农村演出,演也大部分是传统戏。”李晴专攻张派青衣,虽然有着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但习惯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表演,怎样表现一个从无忧无虑的少女时期,到饱经沧桑老年时期的女词人?几十年不间断的时间跨度,在以往的京剧舞台上是非常少见的,李晴也从来没有接触过。“但这部戏无论从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方面来说,都是非常精彩的。而且济南人能以京剧的形式展现这位家乡的著名词人,我们感到责无旁贷。”李晴再一次感谢当时的主创团队,“我们的成功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在第四届京剧艺术节上,《李清照》一举拿下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李晴获得表演奖,为济南在中国京剧的最高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李晴也借此问鼎中国戏剧“梅花奖”,开启了事业的高峰。济南市京剧院为此也改变了济南市没有“梅花奖”的历史。

  从剧本创作开始,以“高精尖”的目标打造作品。15年间,济南市京剧院推出了青衣戏《李清照》《雏凤骊歌》《孔圣之母》,老生戏《辛弃疾》《邓恩铭》《大舜》《起风桥》,净行戏《重瞳项羽》《项羽》,老旦戏《账本》,“要让每个演员的所学在舞台上有所发挥,让各个行当都有其代表作。”于鹤咏表示。

  戏曲演员的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艺术继承和演出机会多重因素发展的结果。15年间,市京剧院创作排演了10部新剧目,在夜以继日的排练与演出中,演员不断打磨自己。

让京腔京韵代代传唱 济南市京剧院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重瞳项羽》,陈长庆饰演项羽、刘珊珊饰演虞姬

让京腔京韵代代传唱 济南市京剧院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邓恩铭》,李保良饰演邓恩铭

  让演员对标一流促提升

  《李清照》的成功,也给了济南市京剧院以启发。以戏出人、以戏出功,根据几位优秀中青年演员的特点,剧院为他们“量身定制”了适合的剧目,邀请国内一流编剧、一流导演,让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排练过程中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艺,在与国内先进交流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