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橋西區以提升人才工作水平推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人民網石家庄10月24日電 近日,石家庄市橋西區委組織部召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人才政策培訓會,為轄區200多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進行了石家庄市人才政策宣講。
會上橋西區委組織部工作人員就人才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石家庄市、橋西區人才政策進行了細致解讀,並就石家庄市人才綠卡和橋西區人才綠卡服務項目和辦理流程進行詳細介紹,會后工作人員對市、區人才政策及綠卡辦理問題進行了解釋答疑,與各黨組織書記展進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動是石家庄市橋西區委為加強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人才隊伍建設,促進轄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一項具體措施。
橋西區作為河北省會的核心城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集中,在促進城區經濟發展和提升轄區居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橋西區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提出的新要求,結合當前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發展形勢,從機構建設、人才引進和人才服務等方面著手,大力推進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發展。
一是堅持服務黨建,推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提升。近年以來,橋西區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扎實開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雙覆蓋”,依托街道、社區和市監、教育部門,按照符合黨章規定黨員數量的單建、黨員人數較少的聯建方式,共建立黨委8個,黨總支6個,黨支部111個,聯合黨支部179個,轄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超過95%,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同時在區教育局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別設立民辦學校聯合支部和非公經濟黨委,對轄區的民辦學校和非公經濟組織進行業務指導,組織構架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二是堅持服務發展,推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人才引進質量提升。針對轄區教育、醫療機構較多的實際,橋西區各級黨組織積極與所屬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就單位發展進行調研交流、業務培訓,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勢和市場需要,以人才引進為為抓手,以促進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長遠發展為目標,推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做大做強。近兩年,橋西區還通過派駐工作組的形式,先后赴深圳和北京,大力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以人才引進促進項目建設,推動轄區經濟社會發展。轄區單位河北外國語學院目前已引進外籍院士2名,石家庄潤德學校引進“雙一流”高校畢業生20余名。在促進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同時,學校的社會影響力也更加明顯。
三是堅持服務人才,推動轄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吸引人才能力提升。按照石家庄市委《人才發展促進條例》要求,橋西區積極構建人才綠卡服務體系。通過實施橋西區人才綠卡服務實施辦法、設立人才服務工作站等形式,為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各類人才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不斷提升轄區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自2018年以來,轄區各類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已引進“雙一流”高校畢業生200余名,普通高校本科畢業生400多名,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人才結構不斷優化,層次結構更加合理,競爭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必將推動“1+3”產業格局的加快形成,推動橋西區各項事業不斷發展。
(責編:何雪薇、史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