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25 20:23 的文章

杭派教育为阿克苏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5日电(邓丽娟 王小军)“高中是‘拔苗孕穗’期,我们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情怀,我们将在杭派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努力,通过细水长流的教育,为我们伟大祖国培养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建设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王能靠说。

  今年是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建成投用的第6年,也是该校英语教师王世钰在这里工作的第6个年头。如今,她已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骨干教师。她将进步最快的这一年,归功给她的师父——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援疆教师、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援疆副校长段凯莉。

  “我们学校每年教师节都会举办师徒结对活动,以前看到学校里别的青年教师有杭州援疆的师父带,我羡慕得不得了。2018年教师节,我跟段凯莉副校长结了‘传帮带’的对子,成为她5位徒弟之一。一年来,我向她学到了很多。”王世钰说。

  过去,她的教学方式延续了传统“填鸭式”模式,不敢放手让学生发散思维。段凯莉鼓励她尝试放开手,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王世钰是高二英语备课组的组长,和段凯莉结对后,在师父的要求下,她汇总并提交了英语组课表。没想到,一周内,段凯莉连续两次推门听了她的课。

  “第一次被师父推门听课,我吓得心脏怦怦乱跳,生怕讲得不好挨批评。但是师父肯定了我的长处,对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地给我意见和建议,她的语气让我感到很放松,第二次被听课时,我的状态好了很多。”王世钰说。

  王能靠介绍,2013年,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的建立,填补了当时阿克苏市没有一所独立高中的空白。在该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中,援疆资金投入1.08亿,当地配套资金4900万。建校以来,杭州市先后派出了4期共23位教师对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帮扶,在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特色打造三个方面进行推动提升。教育援疆也从单一物质和分散个体的1.0时代到现在的全方位、多层次、广辐射的5.0时代。目前,学校有教职工261人,其中杭州援疆教师8人,在校学生3230人。学校借助杭州教育援疆 “聚·融·创”(即“聚合杭州力量”“融合融通融入”“创新教育模式”)范式,借助“青蓝工作室”“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的“1+1=全覆盖”的辐射功能,在实践中不断变革优化,促使学校援疆教育样态呈现出“点”到“面”的蜕变。

  据了解,6年来,阿克苏市高级中学获得各级各类荣誉107项,国家级教育教学奖91项,自治区级569项;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社团活动丰富多彩;2016年,该校首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成绩位列全地区16所高中前三名,2018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83.7%。今年,本科上线率达85.4%,本科一批次上线率26.4%,重本上线率较上一年增长五个百分点,比上一年翻一番。

  青蓝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展各级大型教研活动30余次,组织地区级、市级等大型教研赛事12次,派出工作室成员赴杭学习交流26人次,成员参加各项赛事获国家级奖项8项、自治区级10项、地区级11项,有12人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优秀指导员等称号,1人荣获自治区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杭州援疆指挥部为了让杭州美好教育理念在阿克苏落地生根,引领阿克苏市基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跨越发展,三年来,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校四园”,把阿克苏市多浪第一幼儿园、富阳幼儿园、明德幼儿园、西湖幼儿园、九年一贯制学校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和阿克苏市高级中学一起构成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全学段的“杭派十五年美好教育示范线”,利用杭州教育资源,从软件上支撑这几所校(园)成为阿克苏市乃至地区的教育教学示范中心,使之成为杭州教育援疆留在阿克苏的一把能打开美好未来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