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24 23:17 的文章

香港青年广州培训收获满满 技术搭桥促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

大洋网讯 “回去(香港)我会介绍给同事,因为这里有这么好的培训计划。”香港机电工程署汽车技术见习技术员培训班一位学员说,她是正在广州培训的20位香港青年之一。与此同时,穗港间多个技能人才交流培训项目正在同步进行中。

为全面贯彻落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州市按照“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州所能”的要求,结合广州技能人才培养的实力和优势,主动深化与港澳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去年以来,广州市人社局与香港机电工程署签署技能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建立与香港合作的部门间长效机制。聚焦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培养,为香港提供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电气安装等项目选手赛前培训、制冷与空调项目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培训及内地特殊工种上岗证培训等三大类培训,截至7月底已开展四期技术员相关课程培训,双方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香港青年广州培训收获满满 技术搭桥促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

师傅:实操+理论+参观掌握新技术

“砰砰砰”“咚咚咚”……在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的培训现场敲打声此起彼伏,香港机电工程署汽车技术见习技术员培训班学员正在学习车身外板维修。“敲的力度越大,板件就会变得越薄……有时候不妨使用‘收缩锤’。”授课老师、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汽车产业系老师梁华在学习小结时给大家传授了实操技巧。

培训班带队老师、香港机电工程署助理机械督察陈仲邦向记者介绍,培训班共20位学员,都是香港机电工程署的汽车维修学徒,均已入行一两年。

这个培训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5A行动——乐学广州”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帮助香港机电工程署汽车专业技能人员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加强实训动手能力。据介绍,培训班从7月22日开始至8月16日结束,将分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为期5天。培训内容分为汽车新能源技术、汽车车身修复技术、汽车喷涂技术3个模块,在培训后期还将参观新能源汽车生产工厂。培训将以强化技能操作为主,提升学员实操水平。学院选派了资深骨干教师担任培训老师,采用先进的培训模式和方法,使用最新的车型和教具,全面保障培训高质量开展。

早前,在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制冷与空调培训基地,香港机电工程署的20名制冷技术员完成了第一期制冷与空调技术员培训班的学习。第一期培训班为期10天,分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培训5天,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实操训练和企业实训。

截至今年7月底,广州与香港机电工程署已开展四期技术员相关课程培训,双方技能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香港青年广州培训收获满满 技术搭桥促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

学徒:在广州学习到的比预想的多

今年26岁的徐伏祈,在香港机电工程署做汽车维修见习技术员近两年,是这次培训班唯一的女生。徐伏祈从没来过广州,听说有到广州培训的计划,徐伏祈也感到很好奇,“好奇在广州能学习什么内容。”在前期10多天的培训中,学员们已经学了喷漆、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内容,并刚刚开始接触钣金培训。她对钣金的培训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在香港完全没有接触过,“在香港我主要负责机修,很少接触车身维修。”

“收获比预期多!”徐伏祈说,原本以为培训的是机械维修方面的内容,没想到有自己很少接触的新能源汽车、喷漆及钣金内容。若公司将来还有类似的培训计划,她会介绍同事来广州学习、交流。

在广州学习之余,徐伏祈还会到外面逛逛,买点夜宵,“比如云吞面,跟香港差不多。”让徐伏祈印象深刻的还有珠江夜游,“感觉挺好玩的,两岸的景色很美、很有格调。有一个时间能与老师、同事一起坐游船,是一个挺好的经历。”

“以前学习都很简单,只有数据计算,这里直接有机器,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参加了第一期制冷与空调技术员培训班的香港机电工程署助理空气调节督察余明华对记者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有助于学员理解空调的有关效能转换计算。培训过程中还到大型企业现场观摩学习、实操训练,拓宽了视野。

香港青年广州培训收获满满 技术搭桥促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

课外:促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

“我深信我们穗港两地积极合作,必定能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交流,互联互通作出贡献。”参加第一期制冷与空调技术员培训班结业典礼时,香港机电工程署署长薛永恒对记者介绍,在准备2017年的世界技能大赛联合集训中,香港机电工程署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结缘,他看到了工贸训练团队的专业精神及严谨的培训系统,因此也促成了香港机电工程署后期与广州市人社局签订合作备忘录。他认为,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能大量投入新科技、与企业深入合作,企业的新技术在学院内部交流学习,使学员可以第一时间学习到这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