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镶白旗:人才帮扶蹚出脱贫攻坚新路径

◇内蒙古晨报融媒体记者 张冠华
打赢脱贫攻坚战,人才是关键。在推进京蒙扶贫协作过程中,正镶白旗与北京市大兴区广泛开展人才交流,采取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培育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
正镶白旗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任组长的北京市大兴区帮扶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在旗扶贫办设京蒙协作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亲力亲为、挂职干部牵线搭桥、部门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
“挂职”也“挂心”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满是牵挂,以使命为马,莫负韶华。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众多一线挂职干部变他乡为故乡,主动作为,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不畏艰难,开创致富新局面。
去年以来,大兴区1名副处级干部、2名正科级干部挂职帮扶白旗,白旗2名副处级干部和2名正科技干部在大兴区挂职。同时,正镶白旗在大兴区委党校举办了全旗新一届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培训,45名干部参加。
2018年4月,初来白旗挂职的焦深海副旗长担负起京蒙扶贫协作的重任。在深入调研后,正镶白旗农业镇、牧业镇的现状已深深印在脑海。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边缘,干旱、缺水、寒冷、风沙大是这个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以星耀镇为例,20多万亩耕地只有3万多亩水浇地,人口外流严重。

焦深海旗长与干部研讨项目对接工作
“致富需要产业带动,从农牧业着手,扶持致富带头人,建立带贫企业是当务之急。”焦深海表示,北京市大兴区以发展环境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为重点,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农村的组织化程度非常高。“大兴区可以做到的,相信正镶白旗也可以。”
一次次项目对接,一次次对口帮扶,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蓄积着强劲动能。随着2018年月盛斋、中源和等肉类养殖、加工企业,2019年北京绿园天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李家巷西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六家合作社(企业)落户,标志着正镶白旗京蒙扶贫协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入户调研
“短短一年之间企业落地成效显著,在这过程中,上下戮力同心的精神最值得感动。”焦深海回顾这一历程道,从去年5月开始为引进龙头企业,正镶白旗以旗委副书记、旗长苏鹏为首的领导班子,亲历亲为,多次深入大兴,不断和企业座谈。在基层组织里,涌现出星耀镇永合村钱贵禄老书记这样的,年过花甲依然身先士卒的带头人。他们对新市场新技术的敏感度很高,狠抓契机,在土地区位等条件并非十分突出的情况下,能积极配合脱贫攻坚工作,挨家挨户动员,换来了产业硕果。

视察产业基地
仅一年,转变看得见,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效果也着实看得见。在焦深海心中有一幅正镶白旗致富的蓝图:“下一步,企业特别是种植企业会陆续进来,打造一个合理的产业布局,让正镶白旗的农牧业产品有品牌,且进入高端市场,从根本上扭转人口外流的局面,开辟区域性产业聚集的新格局。从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实现京蒙资源对接,为老百姓谋福祉。”
技术送到家门口 扶贫也扶智
6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雪洁、李凤岐,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光熙,区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宗光,区农机服务中心副主任路志辉一行26人来到正镶白旗开展考察对接,并向正镶白旗正式派送张宝东等4名农业技术专家人才,开展3-12个月的支农活动。
钮芳,正镶白旗农科局副局长,大学毕业便扎根于正镶白旗的农牧业工作,二十多年跑村入户,扶植农户,正镶白旗种植模式的发展变迁,每一寸土地,都在她的心里,分外明晰。“十年九旱,就是正镶白旗的真实写照,目前水位已经达到红线,已不适宜再开采,喷灌圈等模式已经逐渐退出白旗农业大局,在现有的水浇地上探索节水模式,是当务之急。”钮芳向记者一行分析正镶白旗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