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1131个工作岗位 “职”等你来
1131个工作岗位 “职”等你来
2020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发布
9月29日,《2020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发布,同时第二届“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会”线上活动启动。
191家单位提供1131个工作岗位
记者了解到,《目录》编入和发布了2020年雄安新区191家用人单位、1131个工作岗位、7565条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其中,用人主体包括雄安集团、入驻央企国企、三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和部分重点建设项目单位。岗位目录包括管理人才、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3个大类,医疗卫生、经济金融、制造业、建筑业等10个具体类别。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排名前5位的是:医药卫生、教育培训、规划建筑、通信电子和计算机互联网行业。从岗位类别情况看,排名前5位的是:技术人员类、文化教育类、网络信息类、医药医学类、市场营销类。从专业要求情况看,排名前5位的是:临床医学、计算机、经济金融、土木工程、教育学。从薪酬待遇情况看,总体水平较2019年实现较大提升,人均月薪5000元以上。
“2020年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的编制工作,将更好地服务新区的建设发展,有助于引导国内外人才来到雄安,可以更好地为广大用人单位服务。”河北省人社厅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吴锁柱说,《目录》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新区人才需求。
急需紧缺人才呈现五个特点
记者从《目录》中获悉,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呈现出了五个特点。
特点一:基础建设、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行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中国雄安集团总部及子公司发布施工项目经理、森林管护等需求岗位178个、需求各类人才789人,占需求总量的17.4%,比2019年增长12个百分点。作为基础承建单位的中建八局、中铁十二局等15家央企发布项目工程师、土建工程师等岗位97个、需求人才364人,两项数据比2019年分别增长4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
特点二: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与2019年数据相比,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公司等高新企业,发布的需求岗位和需求人数都增加了8个百分点,新增了AI分布式计算机工程师、BIM工程师等前沿岗位。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需求岗位和需求人数,也有显著增长。
特点三:公共服务领域人才急需紧缺程度居高不下。新区及三县28家医疗、教育机构发布需求岗位242个,需求人数2100人,占需求总量的22%和31%。
特点四:三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当地劳动力安置和转移就业成为阶段性攻坚方向。与2019年数据相比,服装、箱包、机械制造等当地传统产业的单位、岗位和需求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需求岗位中提出面向新区当地引才和要求具有本地户籍的岗位比例从0.44%增长至22.82%。
特点五:基础性服务人才呈现较大需求。职业培训机构、人力资源公司、食品生产公司等岗位需求不断增多,充分体现出雄安新区生产建设秩序正趋于规范化和成熟化,中高端和低端人才均呈现更加健康、充分和自由化的流动态势。
新区将建人才大数据分析和运行平台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到雄安,河北省人社厅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印发了雄安新区急需人才落户、管理机构聘任制、薪酬制度、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保险政策、就业创业政策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把新区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区和人才特区。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全面落实支持新区建设发展人才政策,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
充分发挥好《目录》对新区人才工作的导向作用。根据新区建设发展各阶段目标任务,动态调整《目录》信息,利用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信息,引导各类人才向新区有序流动,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建立新区人才大数据分析和运行平台。依托京津冀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建立急需紧缺高精尖领军人才数据库,深入开展数据分析和研究应用,提高新区招才引智工作的精准度。
加快新区引才平台载体建设。支持新区建设国家级“中国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快建设省人力资源市场雄安分市场,积极筹建新区技师学院和公共实训基地。
广泛开展服务新区招才引智活动。持续开展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引进活动,着力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招才引智平台,努力为新区各类用人主体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服务。
“雄安新区人才智力交流会”线上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