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深开幕
深圳论坛现场/大公报摄
【本报讯】(记者程明越、摄影黄洋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 “中国人才第一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于11月6日-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该会已经成为中国国际国内人才、智力、技术、项目和管理一体化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
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潘立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闫晓峰,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深圳市市长许勤、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唐杰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潘立刚为2013年度中央“外专千人计划”获得者25人颁奖,张建国为全国29家获评全国引智示范基地代表颁奖。
深圳论坛首次关注中国城市发展
在“人才创造价值”核心主题下,深圳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本届论坛围绕“国际智力推动中国城市发展”主题,从人才集聚、城市认同、引智留才等方面,研究借鉴世界先进城市发展过程中国际化人才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中国城市的成长与发展规律,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
主题论坛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锐担纲主持,深圳市副市长唐杰、福州市副市长陈大强、苏州市副市长周伟强、英国纽汉市市长Robin Wales爵士、瑞典皇家工程院副院长白瑞楠、波兰科学院副院长AndrzejGorski、国际经理人服务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勒、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
据悉,本届深圳论坛新增中外城市市长论坛国际化城市发展;新增首届国际新型产业创新大会,9个海外院士和300多名海外专家出席,围绕10个新型领域举行3个圆桌会议、4个专题讨论。此外,举行全国出国(境)培训工作会议、外国专家组织管理会议、PMP年会、全国高校“111基地”科研成果市场化经验交流会议,以及全球企业商学院院长论坛、台湾玉山科技协会论坛、互联网金融论坛、海归项目路演及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
央企加大国际人才纳贤力度
国务院国资委作为大会支持单位,今年共组织近10家央企以抱团形式参展,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南方电网、中广核集团等。国家国资委副秘书长阎晓峰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搭建了一个引进国际人才和智力的大平台,对推进我国从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起到积极作用。他指出,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目前中央企业的经济规模不断壮大,业务遍及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现今进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从2003年国资委刚成立时的6家已经发展到45家。
据悉,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建设方面,国资委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手推进。从2009年开始,国资委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合作启动了中央企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系列培训计划。2011年12月,国资委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签署《关于引智服务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会将引智成果更好地服务中央企业,引导中央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化竞争大格局。
打造不落幕的人才交流盛会
据主办方介绍,为了配合国际人才招聘会,同步举办网络招聘会,延长人才交流时间,打造不落幕的国际人才交流会。
本届大会是一场阵容强大的国际盛会,涵盖了现代制造、高端服务、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教育等70多个行业领域,提供12000多个中高端职位和毕业生职位,吸引了包括富士康、万科、中广核、华大基因、周大福等在内的400多家知名企业踊跃报名。主办方根据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提前向各高校、深圳人才网、群英会、精英卡会员约50万人发出邀约,提高企业招聘覆盖范围和人才匹配率。据估计,本届大会共吸引4万名海内外中高级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会交流竞聘。
据统计,参会的境外机构从2001年的20多个国家200多家,增加到2012年的70多个国家3000多家;参会人数从2001年的数千人次,发展到2012年的10万人次。历经12年的发展完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已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外国专家组织、培训机构、专业人才开放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人才与智力交流盛会,成为我国引进国外人才与智力的重要平台。
海内外总裁院长聚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