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爱惜人才 发挥人才巨大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以人才强国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各类人才在中华大地上各得其所、大展其长。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
人才,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人才的国家,在中华文化中,“选贤任能”,“能者多得”等思想源远流长,这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和人才观。
历史上,有很多安邦定国重用人才的典故。比如著名的“楚汉相争”中,已成霸业的刘邦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我不如张良;筹集粮草,保证运输顺畅,我不如萧何;挥师百万,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但是因为我能够发掘他们,得到他们,重用他们,所以才能以弱胜强,得到胜利,得人才则兴,失人才则衰。”当今,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前提和基础,调动和激发广大专家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热情,是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大计。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方略,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关心和爱惜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因此,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惜,要体现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有全社会都一如既往地充分关心和爱惜人才,才能发挥人才的巨大作用,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
首先,政治上关心。关心爱惜人才,重在成长培养、政治引领、生活保障等方面进行系列服务。比如加大人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培养和稳定人才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联系人才制度,开展人才走访调研、人才进修、培养青年人才等活动,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人才和干部的成长都离不开组织的重点培养,因而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是一种智慧和诚意。比如利用各种媒体、公告栏、宣传牌等载体展示典型人才、创业创新人才的先进事迹;开展年度评选突出贡献人才进行表彰活动,并泽优推荐为“两会”代表、委员人选。这些都是从政治上对人才的关心和爱惜。文明“三字经”有“德为帅,才为兵,德为俱,万事行”。也就是说,以德做为帅,人才是兵,以德作为起点就像有了引导,万事全行得通。这样从思想政治真正做到把政治标准和原则放在了人才前面,让人才如愿地享受政治待遇。
其次,工作上支持,要充分体现给各类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才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一系列学习操作费用、科研实验经费等应由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支持。同时,为人才打通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搭建人才人才专业培训、交流座谈会等平台;拓展人才的创新创业之路。把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人才放在重要岗位,注重培养锻炼并推广一批有事迹先进、贡献突出的典型人才,营造重用人才,大胆放手使用、宣传推广优秀人才的良好氛围。
再次,生活上关注。要采取各项措施和办法,重点关注人才的日常生活需求,具体做法可视各类实用人才实际情况,适度提高入职补贴、优先安排人才住房,帮助配偶选择就业,保障子女入学等等。对于新引进的各类人才,工资待遇、安家补贴等物质上的满足,并做好配套服务,全力做好人才后勤保障工作,尽可能为人才创造一个放心、安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正所谓“筑凤引巢”,打造人才聚居高地,为其提供更好更有利的创新创业环境。只有实实在在地为人才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才能让人才安下心来,专注单位和事业的发展,发挥人才自身的最大潜能。
说到底,综合国力竞争就是人才竞争。所以,我们全社会都要诚心诚意关心人才、爱惜人才、成就人才,激励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让他们全力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