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30 11:31 的文章

大教育該如何培養未來的人才?王樹國:緊扣時代需求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原標題:緊扣時代需求 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如今,人類知識正進入指數級增長的時代,學習知識的方式也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人們受教育的年限不斷延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互不打擾”的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都將面臨同樣的問題:面向未來,該如何培養人才?如何改變,才能跟上這個時代,培養出擔當大任的時代新人?今天,本報特別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和西安市鐵一中學校長慶群,聽大學校長與中學校長談人才培養。

大教育該如何培養未來的人才?王樹國:緊扣時代需求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大學的人才培養要緊扣時代需求,培育德才兼備、堪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的大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牢記教育使命,不忘育人初心,切實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認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初心所在。

為西部培養留得下、守得住的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的前身是盛宣懷在上海創立的南洋公學。1956年至1957年,交大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全校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至西安。沒有中斷任何教學,沒有遲滯一屆招生,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跡,塑造出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這也成為交大人的精神血脈和不變底色。這種精神的生命力源於“黨讓我們去哪裡,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裡”的堅定理想,源於“哪裡有事業,哪裡有愛,哪裡就有家”的崇高信念,源於“始終與黨和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的執著追求。

遷校以來,西安交通大學創造了百余項國內外科研領域的第一,包括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以及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處理芯片,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雙剪統一強度理論等﹔創造了3萬余項科研成果,其中有237項成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項。

西遷64年來,交大人始終傳承愛國奮斗的精神基因,超過28萬名西安交大畢業生中,近50%扎根西部,為建設大西北而奮斗,他們用實際行動鑄就了新時代交大人的精神風骨。西部要發展,人才是關鍵,資本投入可以快速上升,但人才儲備配套是一個比較緩慢的過程,重視給西部培養人才,培養留得下、守得住的人才,是西安交大一直在做的事情。

大學的人才培養要緊扣時代需求,培育德才兼備、堪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的大學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牢記教育使命,不忘育人初心,切實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德”能支撐人的一生。“德”包含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年輕人知道,他們對國家和民族肩負著責任與使命,他們是這個民族的接力者、傳承者,需要具備正確的意識、奮進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扎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獨特辦學定位,大力弘揚“西遷精神”,致力為國家和西部培養急需人才、頂尖人才。學校不忘教育初心,牢記學校使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引領“一帶一路”國際教育合作,以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為依托,進一步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奮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主動進行產教融合深水區改革,積極探索中國21世紀高等教育的新形態和新路徑。

在人才培養方面,西安交通大學落實“品行養成、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維創新”四位一體人才培養理念,建立起通識教育+寬口徑專業教育、“本—碩—博”貫通式人才培養體系。2006年,學校實行了書院、學院“雙院制”培養模式。2017年,學校又成立了本科生院,落實“校—院—系”三級教學責任,建立“橫向協作、縱向貫通、教書和育人統籌協調”的本科生人才培養管理體系。

學校還堅持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從1985年開始,先后創辦“少年班”“錢學森試驗班”“侯宗濂試驗班”“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試驗班”“人工智能試驗班”等。獨特的教育理念,寬鬆的學習氛圍,強大的師資配置,為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培養探索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標。

大學和社會要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