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21 12:40 的文章

韧性十足!山东经济加速回暖驶向“快车道”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孙翔 济南报道

  上半年山东经济数据公布,这份疫情下的经济发展答卷令人耳目一新——山东二季度生产总值增长4.6%,上半年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简单来说,就是山东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疫情下逆势上扬,稳!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转好,复工复产全面实施,山东经济正快速向好。

  新旧动能转换见成效 山东经济依然坚挺

  发展,时不我待。

  疫情之下,机器停止运转,人员流动放缓,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6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9%,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奋斗者的脚步从未停歇。

  作为传统的经济大省,山东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较大、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等优势在今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显现,重点行业生产和市场有效需求快速恢复,市场活力、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持续向好,淘汰落后、新兴动能、绿色动力、业态转型逆势而进。

  淘汰落后产能,激活培育新动能,这是山东近年来下大力气做的事情。如今,正是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之时。

  不久前召开的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带热了一个新名词——“链长制”:包括“十强”优势产业在内的重点产业链,将全面实行“链长制”,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优势实现各地区、部门对产业链的合作共治。

  上半年,仅化工行业,列入关闭退出名单的1340家生产企业和171家危化品仓储企业已全部实现停产停运,高端化工“四个一批”入库项目达到340个。

  “截至7月上旬,现代优势产业链调研已梳理重点产业链105条,涉及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材料、新信息等‘十强’产业及电子、机械、医药等传统产业。”省工信厅规划与技术改造处处长王楗夫透露。通过专题调研,山东还梳理出“基础薄弱产品链”230余条,初步摸清“卡脖子”难题,为后续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提供精准靶标。

  推动复工复产行动早、措施实

  减税降费、减免租金、延期缴纳税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红利加速释放,帮扶企业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2月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疫情防控形势下统筹推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落实方案》,要求各地及相关部门,引导各类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条件,合理安排复工节奏,迅即组织各类企业全部恢复正常生产。

  2月8日,山东省又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应急诉求网上受理窗口,24小时受理、解决企业在开工复产中的原材料及设备等物资交通运输保障(含省际交通)、职工返岗和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大宗商品物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还出台多项措施,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其中,将对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依法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同时,纳税人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

  一系列措施精准发力,瞄准的都是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痛点难点。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山东企业来说,可谓及时雨、雪中炭。

  升腾起人间烟火气,服务业活起来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山东各地纷纷推出了鼓励夜经济的举措。

  3月28日,根据山东省《关于进一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济南特色商业街在前期恢复营业基础上,延长营业时间至22点。同时,济南市推出包括允许店外经营、降低物流成本等内容的15条措施,支持广大个体工商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截至4月上旬,济南市个体工商户复工率已超过九成,有力支撑了“夜经济”恢复。

  济宁主城区打造5个夜间文旅示范街区,每个县市区打造1-2条县级示范街区。充分发挥济宁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剧目为依托,策划推出“10元一票通”,让广大市民可以在城区声远舞台、运河音乐厅、杂技城、济宁影城观看戏曲、杂技、歌剧、音乐、电影等文化娱乐消费。大力实施“景区活化”举措,加大曲阜尼山圣境礼乐盛典“金声玉振”、华彩水幕露天演艺、“天下归仁”礼乐灯光秀等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景区推出“日游夜演”演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