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促就业"人才夜市"招引
7月17-18日晚上,山东潍坊人民广场南侧,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以“才聚滨海、共赢未来”为主题,由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共青团潍坊市委、滨海区党群工作部举办的促就业“人才夜市”招引活动热闹开市,现场一企一摊招人才,线上同步直播吸人气,政府领导、企业高管轮番上阵亮政策、亮岗位、亮服务,广泛集聚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来滨海就业发展,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营造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生态”。
“岗”实惠——
月薪5000元以上岗位达到70%,部分岗位破万元
刚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刘子萧,吃完晚饭就和同学来到了现场,“晚上找工作,少了些紧张,也能更好地了解岗位信息,而且离家近,感觉很好”。“人才夜市”招引形式灵活,利用市区中心人流大、晚间开放、氛围轻松等多方面特点,让招聘者像摆地摊一样亮出岗位薪酬,求职者像逛夜市一样找寻就业机会,接地气有新意。
滨海区党群工作部人管中心主任张超介绍,这是滨海区举行的第二场“人才夜市”招引活动。其中,“首秀”选在了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滨海广场,当天吸引了1200余人到现场求职。为助企尽快解决招工难问题,滨海区趁热打铁,迅速转换“战场”,马不停蹄地将“人才夜市”搬到了潍坊人民广场。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在大家洼街道“人才夜市”上尝到了“甜头”,2个小时,就有几十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该企业行政人事部经理助理郭凤龙说,“我们国邦健康产业园二期,有部分车间在9月份就要投产,现在急缺大量车间员工。政府急企业之所急,给我们搭了人才夜市这个‘台子’,我们企业自然要把‘戏’唱好,要把“岗位”带给更多求职者。”
此次活动共有53家企业参加,新和成、弘润、国邦、海王化工、滨海石油化工、中碳能源、冀凯装备等一大批“大块头”企业纷纷“登台献艺”。致力于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链的潍坊弘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要招工240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的山东国邦药业有限公司,有200人的岗位需求等。“大企业不仅胃口大,福利也好。”张超说,本次活动共有就业岗位2000余个,涵盖生物医疗、高端装备制造、高分子材料、动物医学、化工检验等,月薪5000元以上岗位达到70%,部分岗位达到“万元”以上。此外,一些企业的福利更是“诱人”,吃住全管、班车接送,组团旅游、年终有奖。
活动占据好地段,企业拿出好岗位,自然引来好人才。现场,应届毕业生、技术人才不断涌入会场,入口处常常排起长队,两个晚上约有3500人进场,让夏日人民广场多出了一道风景线。
“岗”新潮——
组织部长、企业高管跨界当主播,直播带“岗”忙
线下,“夜市”人来人往。线上,“直播间”人气旺盛。在“人才夜市”招引活动中,两种形式实时“同台竞技”。
“我们拿出真金白银为‘金凤凰’搭建‘安心巢’。新引进的毕业生,按照学历不同,给予每人每月400元至5000元的生活补助,购房补贴市里2万至30万元,滨海是7折至9.5折,所有来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各类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行“无门槛”落户。”滨海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孙鹏借助大众网、快手、抖音直播平台等,当起了“主播”,走到一家家企业摊位前,向网友推销企业实力,推介滨海政策、营商环境。“第一次尝试直播,有压力但更有动力。企业给滨海纳税并提供就业岗位,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能为企业、为全区发展‘站台’,做一些事情,我们义不容辞。”此外,8家企业招聘负责人也挨个走进直播镜头,从工作待遇、发展路径、用工需求等方面将职位“带”给在线求职者。
“我们前期在省市区电视、报刊和网站、新媒体上进行了一系列预热推广,并打通线上线下两条渠道,让求职者既可以走出家门到现场,也可以网上看直播。直播期间,同步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和联系方式,方便在线沟通和简历投递。”滨海区党群工作部融媒体中心于彬介绍,直播带“岗”打破了传统线下招聘活动的地域、时间限制,以更直观和轻松的方式集中展示企业招聘岗位。后期,滨海区还将利用新媒体及网络服务平台,及时更新企业用工需求,拓展引才渠道。
滨海需要人才、渴求人才,也为就业创业开通了多条“绿色通道”。滨海区按照省市要求,推动“线上+线下”“白天+晚上”相结合,打造招聘活动立体矩阵,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组织专场招聘活动7场,建成招聘信息“村村通”网络,招聘信息直通村居,建立“求职招聘双对接”体系,依托“求职登记平台”,实现区内线上求职平台零突破,与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共建“才聚鸢都·潍你绽坊”线上双选平台,畅通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对接渠道,缓解企业用工难题。
“岗”周到——
企业、求职人员不花一分钱,全程享受“保姆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