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时间|西北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创新能力人才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高招时间》是央广网通过“零距离接触高校招办领导”,为考生提供最新招办资讯的一档专访栏目。节目邀请各高校招办负责人详解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等,指导考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以及未来职业选择,帮助家长与学生全面了解最新高校招生政策。
近日,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尧宇做客央广网,为广大考生学子介绍西北大学2020年招生信息。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尧宇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
央广网教育:各位央广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20央广网《高招时间》特别节目,一年一度高招访谈又和大家见面了,我们有幸邀请西北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尧宇,王校长您好,节目的开始首先请您介绍下西北大学的基本情况?
王尧宇: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60余亩。现有24个院(系)和研究生院,88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0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以及杰青、优青等国字号人才百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等称号。
高度重视专业建设 凝练专业特色 优化专业布局
央广网教育:西北大学位于古都西安,是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请问王校长西北大学有哪些优势学科和专业?
王尧宇:西北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考古学专业与北大并列全国第1、地质学全国第3、理论经济学全国第5、科学技术史全国第5、世界史全国第6、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全国第8。全校共有1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地质学学科以国家认定的方式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同时学校也是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不断凝练专业特色,优化专业布局。2019年12月,我校24个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所有地方高校和在陕高校中均位列第一。包含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材料化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生物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首次获批即达到全校所有招生专业的近三分之一。
设立创新学分制度 打破学年制和专业局限
央广网教育:感谢王校长的精彩分享,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学科优良,我们想了解一下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点?
王尧宇:西北大学长期坚持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