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04 04:10 的文章

聚焦创业周:人才助力苏州“一号产业”加速跑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3日电(周建琳)“产业新生代”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写着苏州经济的产业结构,也重绘了苏州工业经济的版图。今年,苏州“一号产业”生物医药演绎着“速度与激情”,成为新的“引领极”。

  刚过去的6月,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四喜临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亚盛医药4家企业分别有4款抗癌药迎来上市的关键性进展。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是苏州打造生物医药 “一号产业”的重要载体。

  行走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业界很火的“明星企业”都聚在这里。俞德超博士领衔的信达生物、杨大俊领衔的亚盛医药、徐霆领衔的康宁杰瑞等9家企业,在过去两年时间里,陆续“抢滩”港交所和科创板,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业界的一个“奇迹”。

  去年10月,亚盛医药IPO成功登陆香港交易所,成为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项目上市第一股。“有段时间,在科创板、香港主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一半以上来自苏州。”企业董事长兼CEO杨大俊深有感触地说,这不是偶然,得益于政府部门在十几年前高瞻远瞩的谋划。

  2011年落户苏州,从一个不足10人的团队,成长为在香港上市、全球规模最大的未盈利生物制药公司IPO,并第一次将中国发明的原创药卖出15亿美元的国际价……信达生物在苏州缔造的发展奇迹,成为苏州精心布局和悉心培育生物医药产业的最佳体现。

  “苏州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时间早、热度高、扶持力度强、取得效果也好。”正如信达生物首席运营官周勤伟所说,目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已覆盖原料、研发、制造、流通、服务等环节。

  来自苏州市工信局的统计数据,目前,苏州市共有生物医药企业3000余家。2019年,苏州生物医药经济总量超1700亿元。

  到2022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到2025年,集聚企业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到2030年,集聚企业超万家,产业规模破万亿元。这是苏州点燃的“城市梦想”。

  人才队伍,是实现梦想的“领跑者”。目前,苏州市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从业人员近5万人。

  走进苏州科技城,一座座红灰色搭配的建筑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新建的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的医疗器械加速器,这里将被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加速器和创新中心。

  以人才引领生物医药产业,以产业集聚更多人才,这是苏州“人才链”与“产业链”耦合碰撞的缩影。激活“人才链”,耦合“产业链”,将产业与人才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共建产才融合生态圈,畅通高效的“双招双引”,正在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转型创新的主战场,更是生物医药产业地标的核心区。因此,在人才引进方面,园区“量体裁衣”,主动推出了“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政策15条”,朝着建设“中国药谷”的目标迈进。

  7月盛夏,人才盛会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将如期而至。十一年来,一场场创新“大戏”在这个舞台上不断上演,这是苏州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的最生动写照。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苏州把精英创业周打造成一个覆盖人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过程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人到苏州才无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