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示范驱动车联网发展 赋能产业创新
2020年6月24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西青区顺利召开。论坛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永泰恒基投资有限公司承办,以“智慧车联网,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才共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车联网先导应用的探讨解决交通管理与居民出行难题,为推动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创新发展先试先行
车联网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力,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创建车联网先导区则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1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这是继江苏(无锡)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不同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国家级先导区是推动车联网应用发展的重要措施,重在探索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在实际应用中逐一解决产业化面临的关键问题,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永泰恒基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天津先导区的投资建设平台,其董事长赵林在论坛上介绍说,先导区整体建设思路,一是稳步推进环境层——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及云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重点技术领域、标准领域、服务创新领域的发展;二是促进行业层——车联网新型企业及产业模式的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研发迭代;三是通过组织层——政府顶层规划与政策保障,为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提供标准、测评、技术等方面的支撑与引导。通过先导区的建设将标准制定打造成为天津的核心优势,将产业生态与运营模式确定为天津先导区重点探索方向。
目前,天津先导区正在以行业标准为重要发力点,积极推进车路协同等跨行业标准建设工作,并参与多个省市地区的车联网发展规划,推广先导区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同时,面积为1475亩的封闭测试场将于今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届时将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功能最齐全的封闭测试场,形成“虚拟测试-封闭测试-开放道路测试”的三级测试体系。车联网先导区一期工程加速建设,年底前将完成天津南站商务区核心及周边区域车路协同环境全覆盖,部署路侧单元、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智能化设施,推进5G网络,高精地图全覆盖,形成全息感知的车联网物理环境。同时,深度挖掘车联网多场景应用与服务,进行规模化车载终端部署,开展政务,公交,警用,医用等车联网信息服务,探索自主接泊,无人物流,无人环卫,车辆编组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为车联网与智慧交通深度融合提供先导环境。
5G通信技术应用,赋能产业驱动发展
车联网技术作为车与万物互联的纽带,将在交通安全、交通效率、自动驾驶、信息娱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推进5G+车联网的新基建,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基于C-V2X的车路协同发展模式,将支撑我国汽车产业和交通行业的变革,实现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蓝图,同时催生出智慧路网的运营商、出行服务提供商等全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
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山枝指出,车联网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相互补充,可以构成“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框架,突破单车智能的局限性,达到整体路网和参与者的互联互通,最终将形成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路径。而“智能化+网联化”实现的关键技术就是5G与车联网的协同,利用5G传输速度快、延时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在车内、车际、车云三个网络中进行应用与推广,实现三网融合,为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的实现提供必要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