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16 12:21 的文章

疫情之下,人才工作谋新变

5月1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企业招聘专场,企业代表在详细介绍岗位情况  图_东方IC.jpg

在2020中国·扬州(江都)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参观者感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信息消费、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最新创新成果   图_东方IC .jpg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而言,是一次危机,更是一次考验。这场危机让我们达成了许多共识,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诸多改变。我们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拒绝吃野味,关注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我们开始尝试新的工作、学习方式,远程办公、在线会议使许多工作变得更高效,线上教学也让暂时无法返校的师生多了一种选择。疫情之下,人才与人才工作也迎来了新机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引才引智的“云”模式成为新趋势,而人才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也愈发被大家所期待。

新关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我们更清晰地意识到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总体数量和培养质量均显不足,因相关制度和体系的不完备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也十分严重,部分地区还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都主动担起责任,结合自身优势与资源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实施可行办法,共同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新路径、新模式。

部委层面,3月6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扩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主要向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倾斜。

地方层面,3月26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完善补强工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拿出15条硬招实招,对全省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完善补强。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大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要更好地发挥“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的作用,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科学家、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对顶尖公共卫生人才申报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同时,对与国际组织和有关领域领先国家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优先立项给予支持。4月7日,上海市召开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并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5月17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等六方面,提出了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高校层面,4月2日,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担任首任院长。学院预计设立预防医学、大健康、健康大数据、公共健康政策与管理等四个学科方向,在未来5至10年内,努力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成为疫情监控和疫苗研制的重要支撑。同日,南方科技大学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签署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将合作共建南科大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产学研防用五位一体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更多拔尖医疗卫生人才。

新趋势:引才引智“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