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09 11:18 的文章

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原標題: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打造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

滾裝貨船“勞拉”輪駛入海口秀英港。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於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作出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國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賦予海南改革開放新的重大責任和使命。《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當前,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復雜、我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的新形勢下,發揮海南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加快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根本要求,是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選擇,是支持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以開放為先,加快建立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總體方案》提出,“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區域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經濟、深刻影響經濟全球化走向的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以開放為先,對標當今世界最高水平開放形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對接國際高標准市場規則體系,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加快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制度型開放成為我國擴大開放的鮮明時代特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加快建立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是海南自由貿易港擴大開放的重大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進程不斷加快,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例如,全國平均關稅水平由加入WTO時的15.3%降至2018年的7.5%。進入新時代,從制造業領域為主到服務領域為重點的開放轉型將成為一個基本趨勢。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要求,在海南實行高水平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障貨物、資金、人員、信息、技術等商品和要素流動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實行更加精簡、透明的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制度,在告知、資格要求、技術標准、透明度、監管一致性等方面加快與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對標、對接,由此進一步規范影響服務貿易自由便利的國內規制建設。

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打造重要開放門戶。充分發揮海南自然資源豐富、地理區位獨特以及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等優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積極開展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拓展區域經貿網絡,延長服務業供應鏈、產業鏈與價值鏈,以此增強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例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海南同東南亞建立數字經濟合作區,構建數字經濟與貿易網絡﹔建立熱帶農產品期貨現貨交易中心,打造面向東南亞的熱帶農產品保鮮、加工、交易、儲藏基地﹔以游輪旅游為重點加快構建泛南海旅游經濟合作圈﹔盡快在教育、醫療、免稅購物等方面實行自由貿易港政策“早期安排”等。

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打造我國深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前沿地帶。當今世界正在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挑整,一方面,孤立主義、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更為盛行﹔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全球供應鏈本地化、區域化、分散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主動適應對標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提供重要經驗。一是率先在海南探索實施“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和全球服務能力。二是借鑒並率先實施國際最新投資貿易協定的相關條款,盡快開展電信、環保、政府採購等領域的先行先試,並加快數字貿易等新興規則的壓力測試,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數據開放流動又能保障安全的機制。三是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標准,全面實施自由企業制度,建立嚴格的產權保護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為全世界投資者、創業者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政策與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