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东南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出海止难系列分享

5月27日,36氪出海联合兄弟品牌、36Kr Global 旗下的英文媒体品牌 KrASIA 共同推出了以“东南亚地区员工招聘”为主题的线上直播分享沙龙活动。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了东南亚招聘服务平台 Glints 的 CEO 杨贺翔先生(Oswald)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上海代表处主任黄静雯女士(Genevieve)进行分享和答疑。
近几年,拥有巨大人口和流量红利的东南亚成为了出海创业者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然而,在语言、宗教、文化、经济发展和创业环境都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的东南亚地区,如何组建、管理本地团队,已经成为中国出海东南亚企业的“必备技能”。
36Kr Global 作为36氪海外业务集团公司,致力于打破亚洲信息不对称,整合中国、东南亚、印度以及日本四大亚洲地区资源,构建真正的跨国企业合作、交流以及投资的综合服务平台。旗下的中文媒体品牌“36氪出海” 为出海企业和关注海外市场的新商业人群提供前沿资讯、专业报道和深度解读,以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实现全球化。
36氪出海搭建了「出海止难」社群,为关注全球新经济的人群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欢迎文末扫码关注36氪出海公众号,并加入出海止难社群与全球商业伙伴交流。
我们也会围绕中国公司出海的难点,定期进行系列分享并组建细分社群。目前,我们已经开设了「出海止难|海外用工」系列分享,将通过定期分享的方式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关于招聘、管理、员工培养等方面的实用技能。

作为「出海止难|海外用工」线上分享活动的第一期,Glints 的 CEO Oswald 和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 Genevieve针对东南亚本地招聘和管理员工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观点的分享。以下是分享内容的节选。
如需观看完整视频,请点击这里。
36氪出海:东南亚员工招聘的方式有哪些?猎头公司在东南亚是不是一个普遍的招聘渠道呢?
Oswald :在东南亚地区,员工的招聘方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企业通过招聘平台,自己进行员工的挑选。此外,东南亚地区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招聘平台。当然也有一些业务覆盖多个市场的平台。第二种就是通过猎头和 HR 服务企业,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从招聘到入职,以及员工管理的全程服务。对于中国出海企业来说,第二种比较合适。
36氪出海:如何能够在东南亚地区触达到更多的应届生和资深从业者呢?
Genevieve :东南亚的大学都有“Career Office”,他们会帮助企业找到应届生。中国出海企业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进行人才的招聘。另外,企业还可以和大学进行项目合作,东南亚的大学每年都会对大四的学生有实习的要求。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找到人才,还可以通过实习期来测验找到的人才是否能够胜任工作。
Oswald:资深人士的话通常不会在招聘网站上投放简历,因此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本地的猎头招聘资深从业者。
36氪出海:东南亚的本地员工在招聘时更加看重哪些条件呢?例如:福利、薪资、工作饱和度等等。
Oswald:事实上,很多中国企业出海到东南亚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如何能够吸引到本地的人才”。其实,近几年,对于很多本地的应聘者来说,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科技企业更加具有吸引力。
因为很多本地的人才都知道中国的科技企业的发展要领先于当地。例如:中国的科技发展相较于印尼和越南来说就要领先5-10年。对于本地人才来说,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多学习的机会。因此,中国企业在招聘时,可以通过“提供学习机会”这个条件来吸引本地人才。
36氪出海: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地区招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Genevieve: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出海到另一个国家时往往会忽略掉“雇主品牌”(Employer Branding)的打造。由于海外的竞争环境和中国国内完全不同,所以企业出海到一个市场时,需要想清楚在这个市场中的定位是什么?如何去打造一个良好和知名度比较高的“雇主品牌”,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Oswald:部分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招聘和员工管理时会选择用中国的管理团队。但由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语言和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招聘和日常管理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都会选择寻找精通双语(中文和当地语言),并且了解两地文化的本地人才并组建领导团队。
36氪出海:请问中国出海到东南亚的企业要注意的文化、语言差异有哪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