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24 19:26 的文章

青岛高端人才队伍现状?"双招双引"攻势推进情况

掌上青岛/青网讯  4月23日下午, “双招双引”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这是我市针对15个攻势推进情况所开展的第三场质询。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吴学新,市商务局局长赵士玉,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杰代表攻势承办单位应询。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企业家代表、商协会代表在内的13位质询人依次提问,4位应询人分别进行了回答。

招商、引才一体化

市人大代表、财经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孔令华:针对15个攻势,市委明确要求要不断增强攻势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在“双招双引”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加强协同性,做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向促进的?

薛庆国:15个攻势之所以称为“攻势”而非“项目”,是由于每个攻势都涉及若干个部门,没有一个是单打独斗可以完成的,需要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推进。特别是招商和引才,就像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首先,招商和引才是一体化的。项目、资金、人才和生产环境等几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相互关系,才有谈成项目、把人留住;其次,我们也考虑到“招商”和“引才”的相互促进需要有政策的依托。只有引进一位人才才能带动一个团队,进而拉动一个产业;再次,要发挥大项目聚集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大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新基建产业,需要有数学、微电子、系统工程等多领域专家参与,跨界合作才能形成大生态环境。这也正是青岛不像深圳那样能留住高端人才的原因,现在青岛的确需要更多能够吸附大量人才的大项目。

去年促成项目落地115个

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广民:招商难,项目落地更难。我市主要领导要求运用顶格协调机制解决这一问题,请举例说明,在2019年的招商引资中,是如何利用顶格协调机制推动项目落地的?

赵士玉:自去年年初,我市各级领导便广泛地开始接触相关企业,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市级领导接触的企业人数达到2678位,书记、市长外出接触的企业超过160家,其中促成项目落地115个。可以说,这种“顶格协调”对外可以树立信心(对投资者而言,顶格推进、顶格接待可推进投资信心),对内则可以提高办事效率。正是这种“顶格推进”,使招商项目加快落地,去年我市5亿元以上的项目当年注册率达到近60%。这此过程当中,并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推进才叫“顶格协调”,市级领导、区级领导、乡镇领导的推动同样重要。

从具体的例子上讲,去年在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上,我市主要领导接待了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社长中村先生,希望中村先生对青岛的投资环境提出建议,并邀请他来投资。在此之后,相关部门加强了项目追踪,在今年疫情期间,住友决定在青岛投资2亿美金的大项目。我认为,这种“顶格协调”在去年招商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是助力去年出色完成招商引资任务的重要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做好“顶格协调”的接触推动工作,以及后续的督导落实工作。

青岛在全产业链方面有一定优势

即墨区人大代表、青岛琴岛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于为贵:201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发展。当前,我市招引的项目中,高端制造业项目数量少、占比小是一个突出问题。下一步针对高端制造业的招引有哪些重要措施?

孙杰:第一,做到高端项目的推进顶格化。去年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招商中,实际上有9条是制造业产业链,在顶格推进下,去年有包括金能科技新材料、富士康半导体等诸多大项目纷纷落地。针对9条制造业产业链,我们结合新旧动能转换专班,还成立了由市领导挂帅的产业专班,将项目引进和建设进行整体谋划、整体推进。

第二,做到空间上的产业集群化。透过疫情我们发现,拥有全产业链的产业,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很强。在全产业链方面青岛也有一定优势,比如城阳的轨道交通产业和平度的智能家电产业等等。如何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就需要以商招商,通过补链、强链,把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做大做强,这是当务之急的一项工作。

第三,做到在政策上进一步精准化。针对制造业的招商政策要更加精细化,去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具体的制造产业政策,涉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这些政策的力度在全国都较有竞争力。此外在工地指标、融资渠道等多个方面对高端制造业项目落地给予政策倾斜。结合以上举措,我们争取今年在制造业大项目招商引资方面能有更好进展。